“一朵云”汇聚数字资源、“一张网”筑牢数字底座、“一面屏”弥合数字鸿沟……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经过4年的建设,宁夏从“一支粉笔写春秋”到“信息技术绘万象”,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

在吴忠市朝阳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教室里,智慧教学优化了传统教学组织架构, 形成了“535”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积极创造”中学习知识、习得技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应用实践中深入研究教什么、怎么教。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教育不均衡的困局,学校聘请了北师大以及各方专家成立指导团队,与吴忠市利通区金积中心学校、同心石狮小学、盐池五小、青铜峡三小等学校建立智创联盟”,架起了与福州附二小学闽宁合作的桥梁,突破了教育帮扶提升教学质量的瓶颈。“互联网+”赋能提升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吴忠市朝阳小学党总支副书记 校长 马丽
从智慧管理,优质资源供给,教学模式变革等方面探索构建学校教育新样态。

吴忠市朝阳小学学生 张茗硕
老师通过平板推送的学习资源我可以近距离去使用,而且我们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拍照上传进行对比学习,让我们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同学学习。

示范区经过4年的打造,宁夏已建设中小学在线课堂教室4400多间,让偏远学校、农村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在云端携手。目前,近7万名教师参与其中,开课50多万堂,学生在线学习3000多万人次。通过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缓解了薄弱学校缺师少教难题,促进了教育公平。

作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的标杆学校,银川市第十五中学七年级16个班级全部完成了智慧教室的建设。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形成了完整的线上闭环,不仅通畅了教师为学生推送多元化学习资源的通道,还实现了学生学习数据的伴随式收集。通过数字化教学的模式深度融合,实现了教师智慧的“教”和学生智慧的“学”。

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 赵梦颖
近几年学校的升学率增长了30多个百分点,生源回流达到了62%以上。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宁夏发展不足是最大实际,质量效益偏低是最大难题,创新能力较弱是最大瓶颈,人才短缺是最大困扰。解决这些难题,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宁夏通过变革传统学校模式,建设了1100多所数字孪生学校,集聚3000多名教学名师开展网络教学、在线辅导,上线了6500多节同步课程, 约80%的课堂实现了智慧教学。依托宁夏智慧教育平台智慧作业功能,宁夏约有20%左右的学校在开展智慧作业。

宁夏教育厅副厅长 马丽
示范区建成后,意味着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们将抢抓数字发展新一轮战略机遇,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互联网+教育”向数字教育全面转型升级。
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