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欢迎注册宁夏教育资源公共平台,请选择您的当前学段:
  • {{item.name}}
    {{item.en}}
确定
取消
新时代教育新实践丨川山两地空中“同课异构” 探索智慧教学模式创新
来源:宁夏教育厅 发布日期:2023-02-17 点击量:263 原文地址: 点击进入

12月7日,宁教云上举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学习交流活动。银川市第六中学初中部、银川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十三中分校和中卫市海原县第二中学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便捷方式和优质资源,通过“同课异构”空中课堂,运用新技术、新资源、新教法,探索智慧教学模式创新,打造现代化新课堂,积极开展互促、互通、共享的教育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宁教云上,3所学校的12位老师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学科的线上教学、线上听课、线上评课,就各学科同一个课题,深钻教研。虽然“同课异构”不是创新,但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和资源,各科教师充分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驱动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旧瓶装新酒,上出了新的精彩。

“英语学科这次的课题是‘如何制作三明治’,银川第六中学冯娟老师和银川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十三中分校赵文倩老师能够根据学情设计课堂,信息化手段使用娴熟,这一点对我感触很大。”中卫市海原县第二中学授课老师苏雅玲在课后自评时这样说。

参加这次活动的银川市第六中学语文老师海春英也收获不小,她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很大不同,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课堂的展示,更是思想的碰撞,从其他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不少线上教学新方法。”

银川市教科所、金凤区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对线上教学及时进行点评,通过“同课异构”空中堂课,共同分析研究,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智慧教学模式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了新的部署。银川市教科所副所长董建德说:“认真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智慧教育,用新教法、新技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全体教师和教研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好的实践。这次‘同课异构’线上教研活动,就是指导和促进教师教研水平不断提高的一次具体行动。”

2022年7月22日,银川市教育局与中卫市教育局签署《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实施区域教育发展促进、教师队伍培养帮扶、“互联网+质量监测”3项行动计划,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名师结对帮扶、教师跟岗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之后,银川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和中卫市海原县第二中学结为“手拉手”互助学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一边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另一方面积极谋划推进互促、共享的合作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银川市第六中学是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学校,也是自治区示范学校,过去多次承担了银川市重要的教研任务。“我们将把这次活动作为一个新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加大力度助推本校的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提高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本领和教研水平,也要加大与海原县第二中学的合作和交流,更深入更广泛地交流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两校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办法,携手共同前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银川市第六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申晓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