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1期
P. 62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 2023 No.11






                      基于创新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柳成时      周雪艳



                        摘要: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若能提供优质的作业方案,
                    不仅能实现作业的基本功能,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大有裨益。文章以创
                    新素养为背景,总结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从多个角度探索了作业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3)11-0060-02


                     作业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能                         心理感受对数学作业量的评价具有显著影响。如
                否顺利落实,创新素养导向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                            学生的数学学情不佳,基础相对偏弱,在完成作业
                更高的要求。鉴于作业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意                             的过程中,会觉得作业量很多,进而弱化对数学学
                义,笔者总结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有效思                            科的兴趣。在作业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因
                路,以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                                    素,并合理调控作业的难度,确保作业难度真正适
                     一、小学数学作业优化原则                                配学生的能力状况。教师理应合理区分学生的实

                     1.符合学生学情。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                       际状况,建立层次化的作业体系,最大限度保证作
                始终把学生摆在核心位置,设计真正符合学生实                            业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匹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际情况的作业。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全面掌握学                            作业适量,提升学生的作业体验感,有助于培养学
                生发展情况。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经验各有不同,                            生的创新素养。在作业设计中还可以纳入“自助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情,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                            选择”的方式,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弹性空间要大,
                性格差异。换言之,对学生学情的认识也不能仅                            为学生留足选择的空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
                限于学生的知识技能状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样                            力,在完成作业时量力而行,避免传统作业设计中
                至关重要。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为学                           “一刀切”的弊端。教师还可以尝试“私人订制”模
                生提供最优质的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创新素养                             式,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单
                形成。                                              独设计作业,也为强化学生的创新素养奠定基础。

                     2. 符合数学课标。数学作业设计不能脱离课                           二、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
                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知识与能力导                                1.准确定位作业功能。作业要体现功能导向,
                向,也为数学作业设计指明了基本方向。在巩固                            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奠定基础。如完成“圆”相关
                数学知识的同时,理应让学生在数学领域有更多                            知 识 的 学 习 后 ,教 师 可 以 设 计“表 达 对 圆 的 认
                的发展机会。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侧重于知识技能                            识”的作业,作为回顾“圆”相关课程知识的落脚
                的巩固,但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最终服务于能力的                            点,定义为“知识储备站”。随后进入到巩固具体
                提升。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统筹考虑知识技能                            知识点的阶段,作业要涉及圆的半径、直径概念
                培养的要求,推动数学知识巩固与生活体验的融                            以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延伸到圆的性
                合,将生活实践作为培养创新素养的重要载体,在                           质,包括圆的对称轴数量、圆的图形性质等。与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此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圆,画出不同半径或
                     3. 难度适配原则。数学作业量与难易度并不                       者直径的圆,并让学生使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
                是绝对的,学生能力各有不同,即便对相同的数学                           将这一阶段定义为“知识转运站”。最后则是延
                作业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难看出,学生的主观                            伸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在家中找到圆形的物体

                60   NINGXIA EDUCATION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