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23
本 期 话 题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学校要开好艺术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美的本质,养 主动热情的学习文化……教师是美感的创设者,
成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格和态度。 教师一言一行所散发出来的美感,是学校美育立
二、实践体验领悟美 体的、显性的、可塑的、活动的榜样与标杆。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实践,为美育实 在学校,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内驱力,每个
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课后服务中,立足 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都有塑造美的能力。
校际协同,学校之间共享精品特色课程;家校共 只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机会,每位教师都能在特定
育,整合家长优质资源,让家长变老师,带领学生 领域成为美育的示范者和引领者。美存在于校园
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着力做好校级统筹与研发, 的每个角落,存在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比如
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开设安 学生可从符号规范、字迹工整、书写美观、正确率
全救护课、武术健身课、书法课、机器人课、动漫制 高的作业中获取成就美;从作业结果分析、自我诊
作课、相声小品课……同时开展研学旅行系列活 断中获取探索美。师生一起设计作业、一起完成
动,让学生走进工厂、田间、菜棚、牛舍,在阳光下、 作业、一起评阅作业,学生则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
雨雾中,体验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以选课走班的 艰辛,从而体会到教师自然而然传递的敬业美。
方式,享受自学、品学、游学的乐趣,体验生本课程 教师们天天记录学生的美好和灵动,每天写教学
的内涵美、自我学习的探索美、积极参与并自主分 日志和教学反思,久而久之,学生的美好充满教师
享的快乐美、自己设计活动的创造美。 的心中,教学的反思写满教师的教案,如此一来,
从美育的角度去审视“双减”下的教学实践, 一个个教学艺术品就会伫立在教师眼前,一个个
学生自主提升的空间更足了,师生交往、生生交流 精美的教学故事就会流传在学生中间。这样一路
的机会更多了,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富了,艺术陶冶 教学、一路发现、一路抒写、一路成就,美的风景就
和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多一项技 自然会呈现在眼前,永驻心间。
能,就多一份创造力;多一份感受,便多一个新颖 四、聚合典型增强美
的视角。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本土文化为引领,以美育为基点,建立学校
在学生的分享中、在课程的影响下,每个学生的美 美育资源库,是强化美育的着力点。学校要把美
好天性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让学生以“审美”的维 育课程显性化,重视美育教师和美育成果的大集
度看世界,欣赏一幅名画,眼睛就学会审美;听一 聚、大展示,用常态化的“教会、勤练、常赛”活动,
曲音乐,耳朵就学会审美……感官、心灵、精神得 促进美育典型的树立。努力提高教师美育素养,
到美的体验与陶冶,学生就会成为爱美的人。 让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加强美育训练,让学生掌
三、行为世范构建美 握审美技能,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美育实践活动,
教师是美育的施教者,知识与美德经过教师 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有平台展示、有作品分享,在
的沉淀和提升方能彰显教育的色彩。在实施美育 此基础上,以“美育展室”“美育展演”“美育人物”
的过程中,教师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审美 “美育论坛”等美育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班级、学
能力的优劣,因此,教师既要明确学科目标,又要 校、县域群体性艺术展演活动,邀请高校教师、当
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以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目的。 地艺术名人参与上述活动,让他们为美育典型的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 树立贡献智慧,切实做到出精品、能辐射、会带动。
习得人类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 学以致用、美美与共是美育的终极目标。培
人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 育美育典型的目的不是拿几个奖项,装饰门面,更
联系,时刻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创造一切有 重要的是有序整体推进学校美育建设,培育时代
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如展示自我、放松身心、锻 新人。当下,我们不仅要防止美育功利化,更要探
炼体质、喝彩成功、憧憬未来、唱歌跳舞,等等。这 索美育常态化的路径。学校要定期召开美育经验
种环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日 交流会,形成良好的美育经验推广机制,发现、培
复一日中感受到愉悦感、成就感。教师还要不断 育和推广美育先进典型,促进美育不断地出经验
创设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乐学善教的班级文化、 出亮点。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
21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