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宁夏教育》2023年第06期
P. 1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宁夏教育》2023 NO.06 《宁夏教育》2023 NO.06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发挥大学生“习近平新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团学组织、 合,将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实践有
思政学生社团等示范引领作用,采取集中学习、理 效结合。三是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重新审
论宣讲、线上平台学习、自主学习、主题党团日、主 视学校发展现状,科学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
题班会、“三季”系列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学 探究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探索提升核心竞
习、组织交流研讨,做到师生“多层次、全覆盖”,持 争力、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研究制定
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学出 加快推进学校发展的改革措施。始终围绕中心、
政治忠诚、学出坚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三是认 着眼大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突出重点、抓住关
真对标对表担使命。坚持锲而不舍用习近平新时 键,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心用情用力 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把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和教育领
放在心上,落到实处。不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 域综合改革。
不移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方向前进的实际行动,始 三、在优势特色上下功夫,增强高等教育服务
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作办学兴校的核心任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务,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开辟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勇担教育服务中 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力、新优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势,做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这篇大文章。一是提
二、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提升高校内涵建设 升科学研究能力。发挥高校学术专业技术优势、
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层次人才集中优势和具备一定科研基础能力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 势,激励、组织师生走出校门,主动与地方企事业
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 单位谋协同、求合作,搭建科研平台。要以国家地
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这些都对 方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
高校深化改革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入新时 脖子”问题,设立相应研究课题并安排专门资助经
代,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靠的就是改 费,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下沉一线,找准主攻
革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 方向,形成科研特色。二是明确人才服务面向。
发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创新。一 深入开展区情教育,增进全体师生员工对宁夏的
是着力汇聚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高校内涵 认识、认知、认同,坚定扎根塞上江南成长成才的
提升,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 信念,有效搭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
关键。应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大力实施人才 供给与需求的交流平台,营造“学在宁夏,干在宁
强校战略,千方百计用政策吸引人才、用真心挽留 夏,施展才华在宁夏,成就事业在宁夏”的浓厚氛
人才、用事业激励人才、用制度管理人才,充分发 围,在宁夏“三区”建设、“四新”任务、“五大战
挥人才集聚优势,形成人才集群效应。二是培养 略”“六大提升行动”中彰显担当、贡献智慧。三是
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党的二十大报 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
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首要在于把习近 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 程全方位各领域,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
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深化 堂”有机衔接,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建立“企业家+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回答好教育的根本问题。 教师”共同授课、“校内课堂+校外实践”联动推进、
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能 “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
力要求,主动强化供给侧改革,提高高校人才供给 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
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毕业生德才素质与从业要 识、创新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作
求的吻合度。积极面向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 者系银川能源学院党委书记) N
布局,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 【责任编校 辛 竹】
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