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47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为举止能够引起学生心理活动的各种反应。因                            杂,需要经过思考,通过思维反映出音乐对象的本
               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多方面、多                          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通过
               种形式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                           感知我们能够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力度以及情绪,
               以通过优雅的姿态、得体的言行、自然的表情、端                          但是如果需要更高层次、更理性地理解音乐作品,

               庄的仪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根据教学内                           就需要运用思维,深层次地去探讨、研究乐曲的背
               容,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反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                          景、风格、曲式、段落等。
               理反应作出相对应的处理。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对                               (三)记忆
               于教师的心理活动而言,更为复杂多样,并且贯穿                              音乐记忆,主要指针对音乐进行记忆的能
               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始终。                                   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会随着时间的运动而
                   二、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                                 消逝。由于音乐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因此记忆在音
                  (一)感知                                        乐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记忆的方法有很
                   音乐思维是指人的大脑对音乐载体的概括和
                   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                         多,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
               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两                           选择适当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反复
               个方面。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种                           感知音乐内容,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
               类而言,音乐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它以                         记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重视记忆的效
               声音的形式存在,通过听觉而被人们感知。音乐                           率,从而提高学生记忆的效果。科学研究证实,人
               感知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的记忆能力在人的不同成长阶段会发生一定的变
               器官,刺激着神经系统,从而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                          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握记忆力的黄金时期(青少

               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学生在欣赏                           年时期),在此时期内加强对学生听觉的训练,提高
               音乐作品时,首先就是以感知的方式来感受音                            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可要求学生
               乐。虽然对音乐作品不熟悉,但是能够通过听觉                           多进行背唱,只有对音乐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
               感受到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等基本的音乐要                           能更好地去感知、感受、理解、表达音乐。
               素,并直接作用于自己的情绪。学生通过已有的                               (四)想象
               经验能辨别出音乐及相关事物的认识,这种情况                               想象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是学
               即被称为音乐知觉。音乐感知在音乐学习中必不                           习者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已存在的音乐表象加入自
               可少,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两                          己的想法,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音乐课堂中的
               者互相作用。在音乐学习中,利用各种感官进行                           音乐听觉表象来源于心理学表象原理的运用。音乐
               感知学习,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的音响是由有着恒定音高关系的各种音阶组成的,
                  (二)思维                                        而音乐听觉表象是旋律听觉的基础。音乐教师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能

               总结,它是通过思维来思考和探究音乐对象的本                           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增加大量我国民族民间
               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属于理性范                           音乐以及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多听、多欣
               畴。很多人把思维定义为“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                           赏、多唱、多熟悉,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如人
               性和有规律联系的反映”。思维所得的结果并不                           们初次听到《春节序曲》时,欢快、鲜明的节奏,音色
               一定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及其联系,很                           的交替,会令人们把对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对秧歌
               有可能只是臆想,不论对错,其都是思维的产物。                          的舞蹈场面与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等音乐表象聚合
               因此,我们在对“思维”的定义中,强调“探索”。“思                       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热闹的节日场景,这种
               想由经验领域向非感性领域的转化是靠不断分                            将音乐表象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
               析、不断综合和不断概括而实现的。”思维和感知,                         程,就是音乐的想象。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                              三、运用音乐心理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人脑对客观音乐对象的反映。感知比较直接,主                               (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要反映的是对音乐初步的感受。而思维相对复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

                                                                                                          45
                                                                                       NINGXIA EDUCATION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