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47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要从牵引和引领扩展成推动和支撑,应用型人才 量发展。宁夏民办高校的治理体系基本构建,但
培养在专业建设上需要构建起适应地方社会经济 在实际决策中如何有效运用和充分体现缺乏机制
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政 性、制度性规定和安排,现代大学制度还没有完全
府企业行业参与,使其逐步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 建立,这就必须直面学校管理中的机制及体制问
程。“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路 题。同时,各民办高校管理团队、内部各单位(二
径,是支撑产业发展、应用型本科发展、破解人才 级学院)的决策边界、管理权限以及相应的职责和
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产教融合的深度、融 沟通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厘清。
合企业的广度、融合地方政府的依存度是应用型 (四)专业结构急需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调整
大学的重要本质特征,决定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宁夏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学科对专
质量和水平。以“校企合作”为特点的应用型高校 业支撑不够,未形成专业集群,专业布局和结构不
必须服务地方发展需求,作为民办高校更要紧紧 够合理。专业设置对人才需求调研和论证不够充
依靠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分,导致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脱节。重点专
发展,先服务再发展、先付出再收获、先产业后教 业对相关专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教学资源与其他
育,在服务地方中体现价值,探索校政企利益共同 专业共享度低,导致资源利用率相对不高。部分
体,逐步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新上专业缺乏整体谋划,不注重自身软硬件条件,
二、宁夏民办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面临的 基本都设置“就业率高”的专业,趋同化现象明显,
困境 甚至发现设置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对接,出
(一)选择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不明确 现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民办高校以投资办学为主体,分类管理政策 (五)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缓慢
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得到顺利实施,自治区尚未 宁夏民办高校老教师、年轻教师多,专任教师
出台登记办法和要求,分类管理亟需明确。一部 中高层次、高学历(博士)、高职称教师偏少,专兼
分民办高校选择营利性似乎没有什么障碍,但法 职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学
律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没有明确营利性选择的 科专业青年教师比例偏高,高职称教师在各专业
相关问题,将面临资产清算方式、优惠政策、营利 分布不够均衡。教师整体教研科研能力不强,“双
前景等不确定诸多困难。另一部分民办高校由于 师型”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但缺少实际的行业工作
营利的不确定性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将面临以 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往投资及累积资本补偿政策、非营利性发展前景、 较低。教师主动投身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
可捐赠对象等不确定诸多困难。 性不高,导致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意义认识不深刻 (六)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亟待健全
民办高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确定性与不 调研发现,以“校企合作”为特点的宁夏民办
确定性同在的发展形势,需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战 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没
略谋划。各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已制定完 有硬性规定和激励机制,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
成,规划要对形势变化及其影响有充分的预见性, 成,统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力度不够。部分高校
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宁夏民办高校都完 和企业没有持续推进,只停留在签订协议和挂牌
成了规划编制,但对于规划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规 上,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不强,尚未形
划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忽视社会大环境、自身资 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企业参与产学研教育的
源、教育质量等因素,盲目追求规模大、专业设置 积极性不高,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的深度和共享
全,导致同质化相对严重。 平台不够,共建的教学资源不丰富,服务经济社会
(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优化 发展能力不足,功能发挥不充分。
民办高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 三、宁夏民办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方面,使得自身推进治理体 (一)重视社会功能,明确分类管理具体政策
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阻碍了高质 全社会要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
4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