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宁夏教育》2022年第7-8期
P. 70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2 NO.07-08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以美育人
王 营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美育资源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美育资源,积极主动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注重培
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情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
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以美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7-0068-02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 绝,最后又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真切地看到人
科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学生心灵、陶 们在古井边挑水的情景。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
冶情操、培养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古井为人们生活作出的
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那么,如何 贡献。情感和美育因素的融入,使学生的学习兴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以美育人”? 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一、走进教材,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美 2. 用教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
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语文教材选 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
入了不少文学作品,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 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
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 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
注重情感熏陶。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靠传授得来的,而是要靠学生亲身感受和感悟。
性,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语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起
文课堂上有获得感、愉悦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 到激励和唤醒作用。如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感情
态,使审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育。 的范读,或激昂,或深沉,或轻快,将学生带入文章
1. 用美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儿童 的意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一些感情丰
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富的语段,让学生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使作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展示美的画面,播放动听的 者与教者、读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通
乐曲,使学生置身和谐欢快的气氛中,通过生动形 过精心设计疑问、以问促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
象的表演、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 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如教学《小珊迪》时,我
境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为进一步 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体
学习课文奠定基础。如教学诗歌《梳子》时,在舒 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从而
缓优美的音乐中,我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朗诵诗歌, 萌生出向文中人物学习的内在激情。
并出示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无限的遐想之 二、合作讨论,训练语言,感受意境美
中。在这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 文学本身就是高雅的艺术,重在以情动人。
了充分发挥。学生们说,“风是草的梳子,梳着草 文章的意境美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因此,加强
的头发”“小朋友是滑滑梯的梳子,梳着滑滑梯的 语言文字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升学生审
头发”“汽车是马路的梳子,梳着马路的头发”等。 美素养的基本途径。
这种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1.加强朗读,领悟情感。朗读与感受是一种常
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古井》一课时, 见的教学活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
我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再引导学生有序地欣赏文 会到:朗读与感受比分析课文更重要。读的过程
中的插图:村子东头的古井、附近担水的人络绎不 是任何精妙的分析所无法替代的,没有充分地阅
68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