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宁夏教育》2022年第7-8期
P. 74
教 育 评 价 《宁夏教育》2022 NO.07-08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策略
马小军
摘要: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课堂进行定量评价,根据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评价教学效果,开展精准
的个性化辅导,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送学习材料,并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定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7-0072-01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推进实施,教师的 上,开展信息交互式教学,从而实现探究式、开放
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 式教学。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呢?这就要
了转变,由传统的以教师个人能力和经验为主的 求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教学目标,在第三方软
自我封闭式教学转向信息化环境下的协同备课, 件中设置教学目标达成的测量表格或相关的知识
采用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协同学习方式。课堂不再 检测系统,课堂上只有完成了目标达成的个性化
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的教师“一言堂”了,取而代之 检测分析,才能判断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并依据
的是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呈现方式的多 监测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中的评测
样性以及互动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参与性、开放 都是人工智能化的,可以在几秒之内进行数据汇
性明显增强。然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堂教 总,同时生成个性化的检测分析报告。教师依据
学融合模式到底实施得怎么样?学生从课堂上获 课堂生成的数据可以精准地实施线上线下辅导,
得了什么?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要搞清楚这 推送差异化的教学资源,采取个性化的解决策
些问题,就需要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堂进 略。同时,将学生每节课的课堂表现数据进行汇
行定量评价,并通过评测数据充分了解教学目标 总,学期或学年末可以据此评测每个学生在思维
是否达成,教师是否因材施教。根据人工智能生 能力、学习成效方面的表现,实现家校共享,帮助
成的数据评测教学效果,开展精准化的个性辅导, 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知识、思维、情感方面的情
根据量化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送微课和学习 况,为促进师生深入交流和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
材料,并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开展跟进式学 路径。
习,这样才能转变传统的机械记忆式学习为深度 另一种方式称为一般环境,包括基本环境和
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交互式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基本的信息化
以银川市西夏区为例,信息化融入课堂教学 水平已经实现,具备了互联网信息化和相应的投
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智慧环境模式。在 影设备,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二者的区别在于,
这种环境下,学校班级宽带达到了 500 兆,足以满 基本环境还没有实现互联网“班班通”,而交互式
足学生个人终端上网的需求。学校除了电子白板 环境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班班通”,而且使用了交
之外,有的地方还覆盖了液晶显示屏、互动展示台 互式的电子白板,如鸿合、汇冠等软件,有的还有
以及学生个人移动学习终端,并支持第三方软件 液晶显示器,如希沃白板等。在这种环境下进行
教学,如乐课网、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希 课堂评价,只能利用信息收集软件二维码,如草料
沃教学软件等,一系列软件和硬件共同构成了智 二维码、问卷星、UMU 互动学习平台等,但由于课
慧环境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下,学生可以开展 堂上学生没有个人终端,信息采集只能在课下完
个性化学习。课前,教师给学生推送导学案,并根 成,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学习
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的数据进行科学备课;课堂 信息。如何在非智慧环境下的教学设备上开展智
7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