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161
特 教 天 地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三力”并举 铺设特教劳动育人之路
季小煜
摘要:在特教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
残障学生自立和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根据残障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三力”并举为核心的劳动教育体
系,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劳动育人;“三力”并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1-0159-0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五育”并举 极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感受阳光
的教育体系,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 的温暖、同学的互助,体验劳动的价值、生命的意
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 义,有效锻炼学生手部精细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
劳动习惯和品质。学校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 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智力,健全学生心智,
位”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残障孩子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着力构建“三力”并举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残 二、开设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
障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秉承“适应生活,学有所长,自强不息,乐
一、劳动教育对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意义 观向上”的校训,遵循“一切为了残障儿童的生存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每个残障 和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国家课程为根本,结合学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而劳动教育对残疾学生 生实际需求和现有课程资源来设置劳动教育课
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等方 程。一至三年级开设生活指导课,学校生活教师
面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劳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穿衣、刷
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 牙、洗脸、叠被、洗衣、洗脚、打扫宿舍等;四至六年
基础。”为此,学校在保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 级开设劳动技能课,安排学生动手打扫餐厅、楼
致的情况下,以劳动实训基地为抓手、以学生成长需 道、院落,教学生种花、种菜、植树等;七至九年级
求为导向、以学生生存和就业为出发点,有效地整合 开设职业技术课,学生接受餐饮、缝纫、家政、种
优质课程资源,开发系列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探索 植、宾馆客服等劳动技能培训。学校向上延伸办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好高中职培班,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发展校
首先,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有 办企业,办好实习基地,为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
导向作用。学校90%的学生属于智力残疾,10%的 培训。通过生活实践、劳动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
学生属于语言残疾。对残障学生来说,在未来的 帮助残障学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
社会生活中,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用勤劳的双手、重 和就业能力,并且把学校劳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复性的劳动融入社会。因此,学校把学生劳动习 指导家长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家长用
惯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升渗透在学生生活和学 劳动小视频、劳动卡等方式及时汇报孩子在家的
习的各个方面。其次,劳动教育对提高残障学生 劳动成果。学校及时与残联、社区对接,为残障孩
生活技能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的实 子提供劳动平台,形成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
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勤 劳动“三力”并举,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
思考、勤动手,体验劳动的快乐,丰富情感需求,还 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教育目的。
“
有利于锻炼残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躯体协调能 三、三力”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满足生活、生产 1. 劳动教育在学校。一是打造劳动教育实训
的现实需要。最后,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康复有积 基地。学校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的多方
15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