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宁夏教育》2022年第6期
P. 38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2 NO.06


                握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教师要                                强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零碎知识,让学生将这些知识                            以生物教材中的内容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
                以“点-线-面”的顺序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落                         术和新的教学设备充分展示教材核心内容,积极
                实课堂教学目标。二是在概括知识的过程中,学                            拓展、丰富生物课程资源,联系以往已学知识,提

                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学习资料,以思维导                            升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表格或类比推理、迁移等手
                图、概念图、知识框架等形式建构知识体系,实现                           段提升教学实效。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
                个性化学习。如在总结碳循环及物质循环概念教                            播放微课、Flash 动画、虚拟视频等,进一步增加课
                学时,在学生初步认识碳循环模式图的基础上,教                           堂趣味性,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
                师提出简化碳循环模式图,合并生产者、消费者、                           讲解“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二者关系时,使用希
                分解者为生物群落,就可形成碳循环简图,并利用                           沃白板播放二者之间关系的微课,再以填写表格
                该图引导学生概括碳循环的形式、途径、渠道、范                           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二者的关系,辅以分
                围和特点等。最后,总结引出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填写表格、绘制思维导图和师生集体纠错等教
                这样就实现了化零为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                           学形式,指导学生领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规
                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                           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成知识体系,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
                     关联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                         养不能简单地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技术、核心素
                热点事件与本节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充分                            养教育目标简单拼接在一起,而要在充分掌握教
                利用本节知识与当前热点事件的关联性,为培养                            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机融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并

                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条件。                             以适宜的互联网技术予以展现。互联网技术的融
                如播放“日本排放核废水”视频时,可以从新闻呈                           入有助于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润
                现的事实和数据、世界各国的担忧情绪以及核废                            物无声地将多元化教学资源和核心素养教育有梯
                水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进行分析,触发学生愤怒、                            度、有层次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能力培
                担忧等情感,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                            养和价值观培养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学
                兴趣。此时再提出“为什么全世界都要付出沉重                            习方法的创新,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动融入教学
                的代价?”这个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过程,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增强社会责任感。 N
                学生会主动学习物质循环有关知识,自然导入下                            参考文献:
                一教学环节。应用本节所学物质循环的新知识解                            [1]徐晓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策略探讨[J].
                答课前预设问题,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将课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       .
                堂教学推向高潮。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2]王锦霞. 遇见希沃白板,预见精彩课堂——核心素养下
                                                                   创新生物课堂[J].新课程,2020(41)     .
                感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应用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循环知识解释“温室效应”产生原因的教学中,教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师播放“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相关视频,使学生
                                                                   2020.
                产生共鸣,提出解决“温室效应”的措施,引导学
                                                                 作者简介: 黄文娟,贺兰县回民高级中学,大学本科,一级
                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注环境,关爱地球,
                                                                 教师。
                进而树立“保护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                                                【责任编校 若         水】
                任感。













                36   NINGXIA EDUCATION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