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84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指向创新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
王智能
摘要: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高中阶段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
然选择。文章以高中地理为例,精选学习内容,以创意学具制作、地理实验、调查活动等多种形式设计开放式课
后作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真实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理解建构,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
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素质;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4)01-0082-02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 到课程实践中,而课后作业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发
布,确立“实践创新素养”是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之 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基于此目标,高中地理课
一 。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 后作业除了传统的习题以外,还可以更为丰富的
[1]
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 形式呈现,从生活中寻找真实情境设计作业,引导
出,要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笔者基于高中地理教 学生观察、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在
[2]
学,以学具制作、实验设计与操作、调查活动等多 实践探究中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培育创新素养。
种形式设计开放式课后作业,挖掘课后作业的价 二、指向创新素养的课后作业设计
值,力求在减负增效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1.提供展示空间,制作创意作品。创新素养的
一、创新素养的内涵及与课后作业的关系 发展要以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为前提。教
1. 创新素养的内涵。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创 师可选取部分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具
新素养,指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 制作,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制作过程中理解知识
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 。创 原理,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中地理学
[3]
新意识具体表现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创新意志 习中,“三圈环流”这一知识点内容抽象,对学生的
和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即打破思维定式,包括逆向 空间思维要求较高,下面以“三圈环流”为学具制
式思维、扩展式思维、联想式思维、运用式思维、综 作主题,设计课后作业。
合式思维等;创新能力包括新思想、新理论、新方 “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法、新发明等方面的能力,是创新素养的具体体 模型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立体空
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相互 间中的“三圈环流”,将环流三维可视化。
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又在 建议材料:四种颜色超轻黏土,若干长度易弯
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得以实现创新素养的发展。基 曲铁丝,手钳,可粘贴便签。
于“创新素养在实践中培养”的理念,以发现和解 制作要求:(1)谨慎制作,做好防护,避免制作
决真实问题为导向,将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扩展, 过程中受伤。(2)制作前确定比例大小,全面考虑
明确了创新素养的培养方向。 “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
2. 创新素养与课后作业的关系。随着我国新 建议步骤:(1)用铁丝弯折一个正圆,视为从
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关于创新素养的研究 南极点到北极点的地球切面。(2)用便签标记纬
得到不断深化。“双减”政策提出后,研究创新素养 度,并在适当位置以铁丝为骨架,表示气流运动路
教育与课后作业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学校课后服务 线。(3)选取不同颜色的黏土,代表不同方向的气
改革的重要课题。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需要落实 流,并粘贴在铁丝骨架的相应位置上。(4)在便签
8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