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87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和落实 。 能力和水平提升。
[1]
一、坚持问题导向,丰富校本教研内容 二、注重活动实效,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 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要不断优化教育环
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发现问题是研究、探讨的 境和资源配置,采取主题化、项目化、任务驱动式
前提,如果不善于发现问题,就难有解决问题的思 的教研方式,扎扎实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维智慧。校本教研必须重视问题导向,要以真实 1.优化教研方式。积极开展“问题—研究—改
问题作为研究的基础,坚持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 进 — 实 践 ”的 校 本 教 研 ,尝 试“ 练 、研 、晒 、评 、
究、文字即成果的问题解决型实施策略。 修”(练——强化基本功;研——集体备课、磨课;
1. 坚持“以改领研”。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 晒——网上晒课;评——专家网上点评;修——反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 思、专业提升)校本教研五环节,倡导参与式、体验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 式、研究式教研方式,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研
见》,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 方式改革,注重开展智慧教研。
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在校本教研 2.开展项目式、主题式教研。要加强教研活动
中,要将“双减”刚性要求转化为优质的延时服务、 的系统性规划,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特点、
科学的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改变以往“单打 阶段教学实际设计校本教研的序列化主题,按时
独斗”和以“备教”为主要内容的现状,形成覆盖面 序在相应教研活动中安排落实,并结合教改教研
更宽的“集体备课+”式的校本教研内容体系,以 的最新动态做调整完善。
“三学四备”(即学习课程方案、学习课程标准、学 3.开展融合式教研。坚持“五育”并举,聚力整
习教育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备“教”、备“学”、备 体育人,打通学科界限,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
“评”、备“练”)作为校本教研的固定内容和规定动 想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与分析、思考与表达、解
作,让“先学后教”“先备后教”“以学定教”成为全 决与阐释社会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中遇到的现实问
体教师的行动自觉。 题。以同一学校、同一年级为单位,组织跨学科教
2. 坚持“以学定研”。校本教研要将深入研究 研活动,助力学生将不同学科之间相关的知识有
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主 机关联,从而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核心
要任务之一。充分关注学情,将学生在日常学习、 素养。
学业水平检测、考试等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作为 4. 开展区域化教研。针对部分乡镇及农村等
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科教师以课堂教学 小规模学校集体教研难的实际,充分发挥中心校、
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备课 集团校、核心校的资源优势,通过人员互动、直播
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技术等教研活动, 联动等方式,开展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确保教研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教育教学过 实效。
程实施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三、突出主体作用,练好校本教研内功
3. 坚持“以评促研”。充分发挥评价对教研活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
动的导向作用,围绕学生发展开展过程性评价,对 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
课堂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作业完成情况 量、推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核心在教
等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探讨教学策略与教学方 师,关键在课堂。
法,体验先进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水平进 1. 强化教师主体地位。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
一步提升。 研究者,教师将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学习有
4. 坚持“以研助教”。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机结合,教研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方式,因此要强化
困难和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指导教师改革教 教师的自主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
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将教师基本功训练、 教材教法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
专业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探寻等作为校本教 案例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讨、探究反思等方式
研的重要内容,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 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8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