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92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精明强干、坚强不屈”等众多成语之中,成为一代 使每个学生具有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品格 。
[2]
代中华儿女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厚德载物”中 四、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和合共生
的“德”字,在形体构成上为“彳”加“悳”,而“悳”又 中华民族有着和合共生的精神价值和文明血
是由上“直”与下“心”组成,合起来就表示人们在 脉,书写着薪火相传的历史画卷。因此,就个体修
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中必须公道正派与严于律 养而言,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体现为
己、宽以待人。正因如此,“德艺双馨、德高望重、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
丰功懿德、德隆望尊”等成语就成为人们对有德之 人长戚戚”等内在品质特征。正因如此,突出强调
人的赞颂,而“德薄才疏、德不配位”等成语就成为 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应“和而不同”而反对“同
人们对无德之徒的谴责。在汉字或词汇教学中, 而不和”,就成为正确看待与恰当处理不同利益诉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强”与“德”在构形上所蕴含 求者的重要文化准则。
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诉求,能帮助他们体认自强不 在汉字体系中,体现和合传统优秀文化的汉
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自觉磨砺自 字数量众多,如“和”字就是较早出现并具有和合
己、不断提升修养中成为有担当、有修养的时代 之义的典型汉字。“和”字的繁体为“龢”,其甲骨文
新人。 的字形颇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故其本义
三、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诚实守信 就指乐声整齐调和,后引申为和谐、和合、和平等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有人与人之间 义,并主要用来表达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与国家
坦诚相待、信守承诺,才能确保相互之间的关系和 和平等的追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
谐并在齐心协力、一致行动中成就事业,因而,诚 热爱。又如“合”字,是由“亼”(ji,表示会合或汇合
实就成为做人的根本,守信也成为做事的准则。 之意)与“口”所组成,合起来就表示人的言语与行
正因“诚”与“信”在做人做事时所具有的一致性, 为等能做到恰当配合、协调一致 。显然,“和”与
[3]
因而《说文解字》解释,“诚,信也”,“信,诚也”。需 “合”之所以构成并列结构的和合一词,主要就在
要注意的是,“诚”与“信”两字都是以“人”为意符 于其字(词)义具有一致性。
(形旁)的,这就反映出古人对人之为人的品质要 概括看,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汉字自身的文
求与行为约束,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优 化元素,可使学生真切感悟家国情怀、厚德载物、
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之所在 。也正因如此, 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汉字教学
[1]
“一诺千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心实意、赤诚 真正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文章系自治区
[4]
相待”等就成为赞颂诚信者的常用词语。相反, 教育厅 2023 年度教育政策研究课题“促进小学中
“招摇撞骗、表里不一、两面三刀、口是心非、弄虚 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与应用策略研究”阶段
作假、阳奉阴违”等成语成为人们对不诚实者的常 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CKT2023046。】 N
用指斥语词。 参考文献:
对诚信的无限期待和对虚假的强烈指责,是 [1]王慧 . 孔子《论语》中“信”思想研究[J]. 汉字文化,2023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态度与情感,也是 (19):90-1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期待与 [2]遇旻,朱美艳 . 汉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略——
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例
要求。近年来,多元文化并存、市场经济广泛、利
[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021(5):04-109.
2
1
益交换增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出现尔虞我诈、欺
[3]沈杰,周颖 .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及其价值意蕴[J]. 汉字
下瞒上、坑蒙拐骗等现象,加强对学生的诚实守信
1
2
文化,022(12):80-181+190.
教育特别是通过诚信等具体汉字及与之相关词语 [4]遇 旻 ,解 光 穆 . 汉 字 知 识 与 其 有 机 组 合 的 课 程 论 研
的学习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诚信的具体要求以 究——语文课程内容建设论略之六[J].宁夏大学学报(人
1
2
及必要性、重要性,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 文社会科学版),018(5):75-185.
意义。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还需要 作者简介:马玉玲,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小学,大学本科,一
各学科教师、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特别是全社会都 级教师。
要树立诚实可敬、欺瞒可耻的良好风气,才能真正 【责任编校 若 水】
90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