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94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跨越是一场中国式浪漫》《迈跨越之步,赴鲜花之 这次高考作文卷面发现,有的学生就事说事,
地》《诵青春之诗,歌跨越之章》,等等。 停留在作文题所创设的社会情境的表层,简单扩
三、精心谋篇布局,力求结构清晰完整 写、原料加工,没能透过现象认清本质,思考问题
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骨 浅表化。有的学生论据和观点之间骨肉分离,缺
骼。作文结构是学生完整清晰的思考成果及宏观 少黏合,只在段前段后贴上“关键词”的标签,思辨
布局能力的外化。写作就像盖房子,要将砖瓦、泥 说理不完整。有的学生文脉凝滞生涩,缺乏整体
土、木料等有序地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搭建理 意识,分论点之间没有关联性,逻辑分析粗糙。要
想中的建筑。如果学生在谋篇布局上概念模糊, 改变学生这种作文现状,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指
没有整体意识就动笔,很容易导致文章结构散乱, 导,引导学生作文思路向纵深拓展,全面准确地理
不符合要求的后果。 解“跨越,再跨越”的内涵,观点的表达由表及里、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处理好作文的整体结 由浅入深:“跨越是常见的动作,肢体的跨越有时
构,也要把握分论点是议论文的骨骼。分论点必 可能只是条件反射,而知识、观念、思想、精神的跨
须紧密围绕“一个中心”,把相关道理、事件、场景, 越是勇敢的抉择。跨越是个体从懵懂无知到自觉
主次分明、有条有理地组织起来,从而构成一篇完 担责的显著成长;跨越是社会从落后贫弱到富强
整的作文。 文明的巨大进步;跨越是国家从筚路蓝缕到引领
可从历时性的角度诠释“跨越,再跨越”是数 世界的伟大复兴。跨越是久久为功的成果,是量
代人的努力——回望“来时路”,创业的前辈跨越 变引起的质变,是知行合一的馈赠,再跨越更是鲜
重重难关,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走好“脚下路”, 花着锦的繁盛,是层楼再上的精进,是永不知足的
当代英雄跨越重峦叠嶂,我们的故事正在书写;展 突围。”
望“未来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跨越星辰大海, 五、扩充阅读素材,追求内容丰富厚重
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 2022 年全国 2 卷高考作文题的深入分析
可从共时性的角度诠释“跨越,再跨越”是不 可以发现,作文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是谷爱凌,因
同领域内的奋进——跨越之于体育发展,是浩渺 其在 2022 年冬奥会上大放异彩成为热搜,又能切
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跨越之于综合国力,是挽得 合关键词,而被诸多学生青眼相看。此外,武大
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跨越之于有为青 靖、苏炳添、羽生结弦等体育名人也被不断“征
年,是沧海横流显本色,万山耸立我为王。 召”。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学生知识储备匮乏的表
可从作用意义的角度说明“跨越,再跨越”的 现,对“跨越,再跨越”这一主题,应该有更为丰富
巨大力量——冲破身份的桎梏再跨越,担起青年 的拓展和深刻的联想与认识。
的重担;踏着时代的浪潮再跨越,为实现“第二个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
百年”目标而奋斗;冲上极限的巅峰再跨越,融入 修订)》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充实”是评
时代的澎湃春潮。 价议论文写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求。例如以下
可从“跨越,再跨越”这一概念自身的角度,解 文段,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历史与现实、个体与家
读其内涵和发展轨迹 ——寰宇一白雄鸡唱,拿 国、格言与故事的多元素材,让文章有血有肉,意
云系日少年心,奏响心雄万夫的前进之歌;要看银 蕴优美,充满力量。“不断跨越是冰雪中的绿芽,奋
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奏响伟大复兴的追逐 发向上,打破自我局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
之歌;禾木亭亭如苍盖,栉风沐雨自担当,奏响引 不断前进的信念,‘花开数朵,自是一流’是力争第
领世界的跨越之歌。 一的雄心。不给自我设限,从来都是强者的品质。
四、提高思辨能力,力求论证逻辑严密有说 安于现状,志得意满,从来不是大国的雄姿。昔日
服力 巴西富饶丰茂,享尽石油、橡胶等天然馈赠,做不
论证的难点在于,能否在观点与观点、观点与 到踔厉奋发、涵养自我硬实力,最终大势已去。抚
论据、论据与论据之间,建立经得住推敲的严密的 四海于一瞬,看中国秉持忧患意识,在‘精彩绝
逻辑关系。 伦’中浴火重生,于‘登峰造极’处吹响号角。心中
9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