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96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致幼小衔接工作出现单向性和片面性。部分教师 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
在新生入校后又盲目加速教学,导致新生学习后 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劲不足,影响学习效率。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范
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做好幼 围确定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内容。以识字单元第
小衔接工作,可以引领新生成功开启语文学习 一课《天地人》为例,说明上好第一次识字课、帮助
之门。 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重要性。《天地人》一课以
一、研读教材,上好“开学第一课” 蝴蝶页形式呈现了画家傅抱石的经典作品《一望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关 大江开》,体现了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间
键 。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就体现了整体性、连贯 以人为贵的丰富文化内涵。教学目标除了朗读课
[2]
性和逻辑性。教师接班新生后,要准确把握儿童 文和认识 13 个生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图画
的年龄特点,深研教材编写意图,上好“开学第一 理解字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下面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封面和《我要上学 开学调研中,一位教师准备利用背景图引课时,突
了》一课为例说明。教材封面:金秋十月,景美人 然一个学生大声说:“哇!天和地好大好大呀,人
和。远山如黛,树木斑斓;沿房而下,梯田延伸;嘉 好小哦。”还没开课,学生就对天、地、人有了直观
禾丰收,垂穗如丛;松鼠嬉戏,犬跃林间;儿童提绳 的印象和丰富的想象,教材编写意图得到有效的
拽线,风筝醒目灵动。这是新生第一次正式接触 证实,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
语文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封面资源引导学生感 趣和强烈愿望。学习“你、我、他”三个人称代词
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体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 时,可以借助生活场景、语境复现、整体识记式实
上学了》是一节主题课,其中“我是中国人”“我是 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开启学习汉字的渐进
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板块内容存在逻辑关 过程。如提问学生:在美丽的校园里你们又认识
系。教学第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说:“我上学了! 了几位新同学?见面时,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学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一页,看一看这幅图上 生:我叫 XXX,我喜欢唱歌,希望跟你成为好朋友。
有哪些景物?有多少个小朋友?你是哪个民族的 师再问:从他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
小朋友?”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是多民族国 道了他的名字,还知道了他很喜欢唱歌。教师采
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借助媒介 用“放低起点、小步快进”的原则,用儿童熟悉的生
资源认识五星红旗,学唱国歌,感受各民族小朋友 活场景整体识记汉字,开展语言拓展训练,体现了
团聚的快乐,感受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第二 文化自觉、文化关照和文化意识理念。上好第一
部分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读、跟读方式,引导学 次识字课既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能帮
生有序观察课文插图,感受“我是小学生”的快乐 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有
生活和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获得角色身份的 积极作用。
认同。第三部分内容通过实践操作、故事交流、指 三、入情入境,上好第一次拼音课
导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引导学生感知语文学科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汉语拼
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写字时要耐心细心,并严 音,学会听说读写。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
格要求每一位新生坐姿正确、握笔正确,且人人过 话不可或缺的工具,做好拼音幼小衔接工作,需要
关,培养学生从小养成静心读书、规矩做事的好习 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
惯。教师接手一年级须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 活动中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感知语言规范
深研新教材,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 的魅力 。如学习汉语拼音《a o e》一课,可能有
[3]
微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上好第一次语文课,帮 学生学过,但结合情境图较有条理地看图说话,引
助新生在认知和心理上适应小学生活,让小学生 出要学习的字母和音节,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
爱上语文课。 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新
二、共情共力,上好第一次识字课 生编故事: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一位扎着小辫子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 女孩站在河边,仰起头, a a 地唱着歌;一只大
a
94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