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81

宁夏教育科研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教  本 期 特 稿 航海  探  航
                                                                                               教
                                                                                                         探
                                                                                                    海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


                                                          闫汉苍

                                            (固原市西吉县第一小学 756200)



                    摘要: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落地和实施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功利主义的考试文化

               应是其本质原因。“互联网+教育”可以借助电子班牌和中教云平台打造“立体+个体”化的综合素质评价
               体系,该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实践证明:多主体的综合评价
               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推广并完善“互联网+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思路,有助于突破传统评价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工作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对策

            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一线教师                                 1. 借助电子班牌,打造立体评价。电子班牌是以
            的实践应用基础,旨在充分借助中教云平台的优势,让                            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集学生与学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变得更加多元、立体、实时、                             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互进的
            有效。                                                 网络平台,挑战传统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类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                                  博客网站。从实际应用来讲,电子班牌更像是一本立
                评估步骤的科学化是评估结论有效性的前提条                            体日记,由班主任创建,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记录班
            件。通过笔者的研究,学生综合素养评估的实施情况                             集体的点滴生活。

            并不很理想。尽管评估标准中有多元主体的教师加                                  2. 因需设置板块,积累日常评价素材。电子班牌
            入,但对同伴、父母、学生自身的评估却基本流于形式,                           的板块构成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议决定。所以,
            评估的其他主体大多为学校班主任,其余科目的教师                             每一个班级的班牌都是本班师生的共同心血,带有独
            则加入较少。经过访谈了解,我校对学生综合素养的                             一无二的基因。这些独一无二的板块都承担着不同的
            评估大多是在期末前突击进行,评估主体依靠自己的                             综合素质评价任务,这些板块记录着学生的日常评价
                                                                                                            [2]
            主观判断和感受,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性并不强,整个流                            结果,最终会为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体系。 例
            程也没有严谨性和规范性。此外还有部分学校的校长                             如,教师可以为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创建“猜猜我
            对综合素养评估的流程、方式都不甚了解,基本是在摸                            是谁”的板块,学生可以用一段话描述自己,由其他同
            索中对学生做出了评估。 此外,也鲜有老师、家长对                            学猜出这位同学。在描述自己和猜别人的过程中,引
                                  [1]
            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加以重视,更缺乏校长、教师                            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学校的综合素养发展情况加以分                              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班级,建立和谐
            析、比较、总结,基本上是在学期末的评估工作完成后,                           融洽的同学关系。
            评估手册便被束之高阁,在下一次评价前无人问津。                                 3. 多种方式呈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电子班牌



                *文章系宁夏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专项课题“‘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NXJKG21191)阶段性研究成果。

                                                                                                              7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