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80

宁夏教育科研
           教 教  海 海  探 探  航 航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育资源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智慧学习环境,与学校工作                            地球、月亮等的位置关系,以及神舟十三号所进行的
            有机融合。学校可依托教学助手和互动课堂,开展移                            “天宫课堂”实验,结合思政学科涉及到的中国航天发
            动教学尝试,走出教室这一固有的主流物理空间,促进                            展史知识,进行三个学科的融合,所涉及的跨学科相关
            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                             领域为科学、语文、思政等。在国家课程跨学科融合实
            和学习体验。如,科学课《土壤里的小动物》教学中,带                           践中,布置跨学科的创新作业,也有助于学生深度化学
            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充分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习。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国家课程跨学科融合教学时,
            去设置有效问题,利用班级授课助手记录学生寻找小                             教师首先应加强线上与线下跨学科教研,即时互动,分

            动物的过程,注重课堂教学现场的体验感。                                 享交流学科特点,拓展彼此的学科视野,研讨学科间知
                 3.用技术支持拓展资源获取途径。在德智体美劳                         识的交叉点,交流学生学科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五育”并举中,建立更加系统、完善、丰富的跨学科融                            力,形成合力。其次,教师要重视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设
            合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其中,跨学科融合的资源整合                             计。如教学目标、问题设置、驱动型任务、教学过程、教
            是让融合实践更有便捷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学结果和评价,以及各自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都要落
            可以登陆数字教材系统,查找相对应的数字教材、资源                            实。再次,评价取向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侧重关注
            库、试卷库、题库、校本资源库等,使用并收藏到本班的                           学生参与、合作、创新、探究等能力。
            教学库中。跨学科融合实践中,微课、音视频、图片、动                               2.跨学科的主题活动实践。通过同年级教师间的
            画、文本以及其他学科的网络链接等都能够轻松获取、                            跨学科教学研讨,各科教师就同一个主题目标进行本

            应用。可以说,数字教材平台是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                             学科的诠释与设计,让学生在真实学习场景中,获得解
            度融合的基础资源,是智慧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优质资                             决实际问题的亲身体验。如,固原市原州十八小本学
            源的核心引擎。                                             期开展的二十四节气通识课项目式学习,就是以科学
                 4. 用技术支持实现信息交互。在跨学科学习中,                        学科为中心,以“发现自然和时节之美”为主题进行的
            生生互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师生的互动等,既可以                            跨学科主题活动实践。该主题活动倡导用中国文化的
            是线下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也可以借助智慧学习环境                            “眼睛”重新看待自然万物的求知者。主题课程基于科
            进行,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调动学生多感                            学理念,渗透节气自然现象;基于技术理念,引导学生
            官参与学习。例如,依托“希沃+易课堂”这一常态化                            制作手工;基于工程理念,引导学生合作共赢;基于数

            智慧学习工具,可以便捷地翻转学习,进行参与式课堂                            学理念,发展学生反应能力;基于文学理念,氤氲学生
            互动,获取全方位学情数据,轻松实施互动教学及翻转                            传统文化;基于美育理念,培养学生艺术美感;基于体
            学习的课堂模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从不                           育理念,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主题活动通过绘本阅读、
            同方面去认知与理解,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学习                             前置学习查阅资料、录制视频微课等了解节气和物候;
            与锻炼。例如,在小学健康教育课中,可以通过VR虚                            了解与节气相关的汉字,如,“夏”字的前世今生等;体
            拟现实智慧教育课堂的体验,更立体直观、更动态清晰                            验节气传统习俗(如,春分玩竖蛋等);吟诵节气古诗
            地了解人体构造,引发学生的遐想与思考。                                 词;阅读相关图书;自然笔记(带着一支笔一页纸记录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跨学科融合实践的路径                            时节之美);手工制作、绘画节气,文创设计、制作;节气
                 1.国家课程的跨学科融合实践。学校的跨学科融                         手指操、舞蹈、节气传统文化操;播报节气天气新闻;种

            合课程都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整合多方资源,根据学                            植植物,在实践中成长;吟唱节气歌曲;学做节气菜肴;
            生的实际情况,细化落实到课程中。多个学科依据相                             设计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等一系列活动,强调学生主
            同的教学大目标进行融合,互通有无,促进学生思维能                            体地位,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笔者研修所在
            力的发展。例如,科学课《养蚕日记》,鼓励孩子们在学                           学校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就充分运用智慧学习环境,开
            科观察的同时,利用 AR 技术更直观地感受蚕的形态                           展跨学科主题实践,如3月学雷锋活动月中,学校鼓励
            变化,所涉及的跨学科相关领域为科学、语文、信息技                            孩子们在线设计雷锋品德勋章,再借助3D打印机完成
            术;语文课《太空生活趣事多》,融合科学知识中太阳、                           作品打印。                                (下转64页)


             78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