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104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的课文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可以单元主题为切入 来欣赏一首歌曲,想一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点进行渗透。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缅怀革命先 么,看谁描述得最完整。”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
辈、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更要让学生将这种精 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丰富物产、
神不断发扬光大。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 光辉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为
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本单元安排了《古诗三首》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二是在榜样引导中
《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 进行渗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教育方式
章。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技 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术的描写,从多个侧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助 中,《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
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 云》等文章都塑造了不同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教
感。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写了什么”的层 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感悟人物勇
面,更要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是怎么写的”,还 敢、不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一个个鲜活的榜样形
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写”。可以抓住单 象会定格在学生脑海中,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成
元主题进行渗透,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为他们成长的楷模,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牛和鹅》一课时,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儿时因为不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怕牛,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 情动而辞发,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在物
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课文语言生动,充 化。教学中,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满童趣,初看好像没有渗透点,学生通过学习讨论 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
领悟出课文讲述的道理: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看、 同爱同恨,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一是
怎么说,要全面看待事情;当别人欺负你时,不要 观察辨形,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如低年级教学
盲目害怕,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也不要以为自己强 “国”字时,可以告诉学生,国家的“国”,外面的这
就欺负别人。领悟出这样的道理以后,教师顺势 个“口”就好像我们的国家,里面的“王”就是人民,
点拨:“我们国家现在逐渐强大起来,那么有些国 国家在保护着人民。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
家就担心我们超过他们,就对我国的经济进行打 的国家并为它贡献一点力量,那我们的国家就会
压制裁,但是我们无所惧怕。我们不会欺负弱小 变得更加强大。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不仅让学生
国家,而是在全世界疫情泛滥之际,为贫困国家捐 明白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还教育学生要从小树
助防疫物资并传授防疫经验,还帮助他们发展经 立热爱祖国并为国家服务的意识。二是抓住细节
济。这就是我们的大国风范,我们为祖国感到骄 描写感悟品质。对于写人叙事的文章,可以通过
傲和自豪。”只要教师深入思考探究,就能挖掘出 典型事例来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和高大形象,抓
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契机和结合点。 住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
二、创新教学方法 学习并践行这种品质。如《桥》讲述了在洪灾突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切忌不要“生拉 袭来之时,一位村支部书记为了村民的安全转移,
硬拽”“穿靴戴帽”,教师应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维持转移秩序,而他自己和儿
式,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创 子却被洪水卷走。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位村支
新教学方法,运用情境式、案例式、启发式、自主合 书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想象他维持转移秩
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采用故事法、参观法、讨论法 序的情景,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共
等生动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参与整个教 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三是诵读训
学过程。一是在创设情境中进行渗透。教师要巧 练,感染学生。真情最能打动人心,充满感情的朗
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感 读不仅能让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还能通过熟读、
染和教育。如教学古诗《浪淘沙》时,教师可以这 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使
样导入:“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有 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灵
许多文人墨客写下千古诗句或文章来赞美歌颂我 活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读中明
们的黄河母亲,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 情、读中悟理。如课文《梅花魂》讲述一位身在异
10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