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107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充分体会古诗词中的意 得准确中肯,朗读中韵脚需恰当重读,非韵脚音通
境,促进学生古诗词朗读能力提升。如教学《咏 常读得轻佻,确保上下句的音节协调对应。但也
柳》一诗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范读,读出情感、节 存在特殊情况,如《泊船瓜洲》一诗,有“间”“山”
奏及韵律,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然后展示 “岸”“还”四个韵脚,但都重读会产生重复乏味的
春天柳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柳树,引导学生边朗 感觉,还需根据诗意进行调整,重读“间”“岸”两
读边看图,思考这首古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让学 字,其余韵脚音可读得相对轻松。为体现出古诗
生在朗读中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语句,带领 词委婉动听的音韵美,可如同唱歌般在朗读中适
学生理解“碧玉”“绦”“细叶”等重点词语,解决学 当延长字音。其次,正确理解与读准诗意。教师
生的阅读障碍。在逐句理解中,让学生用自己的 需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后,再指导学
话说出每句诗的意思。学生在朗读中欣赏诗句, 生读好古诗的重音、节奏及语调,确保诗意的准确
并思考“哪两句话为作者看到的实景”与“作者运 表达。引导学生利用符号进行朗读节奏的划分,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等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自然 如《泊船瓜洲》的节奏可划分为“京口瓜洲/一水间,
过渡,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可以采取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解诗题、抓字 照我还”的节奏。根据古诗的表达重点,用着重号
眼、想意境、悟诗情等角度入手,相互分享自己最 标示出重音,以突出诗句的内在情感。明确诗句
喜欢的诗句。有的学生喜欢前两句,句意为高高 的升降语调,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表示。如升调
的柳树长满了碧玉般翠绿的树叶,从树上垂下来 的读音量与力度逐渐加大,语尾音节上扬并拖
无数像绿丝带般的柳条来。前两句为作者看到的 长。升降语调的交错对应,更利于取得抑扬顿挫
实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柳叶比作碧玉,将柳枝 的效果。最后,展开想象,读出意境。教师需要通
条比作丝绦。利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柳树的颜 过背景资料的展示、插图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展
色与形状及柳条的数量,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柳 开想象,并让学生换位以作者的身份进行吟诵,体
树内在的生命力。学生甚至引入了罗隐的《柳》 会诗词抒发的情感。如在《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学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与《杨柳枝 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收录并回放学
词》的“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及《题 生的朗读,及时进行语速与语调等朗读方法的指
柳》的“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等同样 导,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
描写柳树的诗句,在朗读与对比分析中,充分挖掘 对古诗词的感知能力与朗读水平,充分挖掘古诗
柳树的生命力,深入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等描写手 词的魅力与朗读学习的价值。
法的用意,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在 朗读是理解古诗词内容与领悟意境韵味,综
朗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互相分享喜欢 合感受意境美与语言美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重视
的诗句,这样更利于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加 古诗词朗读教学,在传授正确朗读方法的同时,引
深情感体验。 导学生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达到朗读教学的目
3. 加强朗读方法指导。学生在思维能力等方 标,实现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N
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古诗词的感悟也多有 参考文献:
不同,教师应当提供充足的朗读时间,并加强朗读 [1]方媛,史君. 基于古诗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J]. 中
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质量与效 国农村教育,2019(35) .
率。每首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不同,教师应当引导 [2]胡中来.基于学本课堂理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J].新课程(小学版),2019(5) .
学生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基调与结构,实现与作者
作者简介: 王语晗,银川市青少年宫,大学本科,一级
的近距离对话。首先,应当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教师。
学生读准平仄音,读出音节的和谐效果,才能表现
【责任编校 若 水】
出古诗词的诗韵与情感。对各韵脚的音节应当读
10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