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105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读文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形成                           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测量中,鼓励学生利用所
               闭环式阅读学习,并结合梳理的问题总结本节学                           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习的主要内容,同时思考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三、“3H3N”学思案教学模式提升初中物理教

               完成物质密度的测量。                                      学实效性的建议
                   2.课中探究与点拨。首先,提出问题。根据学                          “3H3N”学思案教学模式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
               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或教师二次备课预设                           学中真正达到高效、实效的目标,教师必须把每个
               的或“学思案”“探究与点拨”中的问题为基础,设                         环节都要落到实处,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准
               置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课堂                          备、引导到位、师生反思、思维拓展,同时利用好
               重点探究的内容。其次,合作探究。针对探究的                          “3H3N”学思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问题,学生先自主尝试,然后再以小组形式进行合                              1. 对学生的建议。学生要根据学思案内容认
               作学习,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或几组的讨论。再次,                          真进行课本预习,并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做到有的
               展示质疑。通过抽号、叫号等形式确定展示小组,                          放矢。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当学生将所学知
               学生小组再次发布(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质                           识讲给其他同学时,也有助于该学生对知识的进
               疑、补充。教师引导、点拨、评价。最后,点拨归                          一步掌握,并真正地实现高效学习。除此之外,学
               纳。教师点拨要及时有度,引导学生总结知识方                           生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做好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规
               面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尤其在学完新课后,还要
               生能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归纳和提升。                             在“3H3N”学思案的教学反思部分记录心得体会和
                   3. 课后应用与拓展。一是教师突出知识的延                       收获,重视物理思维过程的形成记录。

               伸和拓展,学生利用课堂(可调节为课下)完成                               2.对教师的建议。根据学生前期的预习情况,
              “3H3N”学思案中“应用与拓展”练习。二是在课堂                        教师要做好课前二次备课,并对“3H3N”学思案进
               上组内或组间反馈训练结果,并探讨以下问题:                           行再调整或补充,从而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学
              (1)能否用量筒盛装液体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                           思案。在课堂上当好“导师”,适当点拨引导。教
              (2)能否先测量石块的体积,再测量其质量,为什                          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么?(3)请思考如何测量粉笔的密度?针对自己的                         教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及时抓住课堂生成,
               测量方法,试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偏大还是                           当学生对探讨交流的问题有独特见解时,能够及
               偏小,如何才能测量得更准确。通过解决实际应                           时引导或拓展,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根据
               用问题,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巩固所学                          学生需求,适当安排一些分层作业,供不同认知水
               物理知识,同时也把物理观念与科学探究结合到                           平的学生进行补充学习。
               一起,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把物理知识迁移到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
               实 际 应 用 中 ,从 而 实 现 提 升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的            养,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还

               目标。   [3]                                       要多思、多想、多实践,才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
                  (二)借助“3H3N”学思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                      以发展。 N
               种能力                                             参考文献:
                   在选取的课例中利用“3H3N”学思案教学模式                      [1]廖伯琴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版)解读[M]. 北
                                                                                      3
                                                                                 2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22:7-45.
               和材料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获取测量物                           [2]邢红军 . 中学物理教学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2021:6-67.
               体密度原理和方法的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小组合
                                                               [3]马亚鹏 . 中学物理教学问题研究[M]. 西安:陕西师范大
               作完成探究实验,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2
                                                                               1
                                                                 学出版总社,020:71-173.
               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
                                                               作者简介:李省积,银川市第四中学,硕士研究生,一级
               力,同时能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还
                                                               教师。
               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
                                                                                    【责任编校        梓   涓】
               能力;三是在完成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NINGXIA EDUCATION 103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