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116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实践部分的授课内容进行扩充,增加综合表演、性 术和电子信息设备引入课堂。针对该课程的性质
格塑造以及道具运用的综合拓展模块。综合表演 与特点,打破传统面对面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运
模块,强调学生对各个基础元素的整体把握运用, 用 QQ 视频、腾讯会议、QQ 群等进行动作示范、PPT
提升学生的整合输出能力,形成基于本科教学体 理论知识讲解、小组讨论、线上答疑、视频录制、资
系的,更适合研究生阶段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由 料分享、拍照纠错、文字作业、视频打卡等多元化
点到面”的实践教学训练体系。同时,针对敦煌壁 授课方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对应功能的网
画 中 丰 富 的 人 物 形 象 与“有 乐 必 有 舞 ,乐 舞 相 络平台进行授课,形成“问题导向—自主探索—深
融”特性,对应开发敦煌舞性格塑造与道具运用表 入内化—研讨反馈—固化知识”的多手段交互翻
演等进阶内容模块,拓宽学习广度,对敦煌舞专业 转式混合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合
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递进式的完善,由此为研究 理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多角度的知识
生在学术或实践研究层次上进一步拓宽深度与广 导入,促进研究生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度提供支撑。 1. 生机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以问题
为引导,向学生抛出问题的同时提供相关领域印
证资料,将知识的获取延伸至课堂之外,建构课程
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资料获取渠道
与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探索未知的能力。学
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行浏览课程提纲与知
识要点,提前预习教学组合内容;通过大面积阅读、
查阅课程相关拓展知识,提前了解敦煌学概念、敦
煌艺术特征、敦煌舞蹈作品、敦煌壁画艺术等文化
背景知识,使自己置身于课程相关文化语境中。同
通过能力本位下“联通—创造—产出”的综合 时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
教学模式,突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交互性,形 向,进行相关主题的深入研究,为毕业论文选题打
成链条化的敦煌舞育人机制。一方面,使学生进 下基础。一方面,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提高学习
一步提升敦煌舞表演能力与肢体应用灵活性,促 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被动灌输式学
进学生将课堂所学更好地呈现于舞台,满足演员 习转化为主动解惑式学习,让学生在问题中产生对
岗位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综合教学模式中以 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思考,驱动学生在探索中提高自
《敦煌舞教程》《敦煌舞术语词典》等经典教材为基 学与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础,引导学生在把握敦煌舞内在意蕴与风格特点 2.生生互动。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
的基础上,对敦煌舞蹈语汇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 在课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互评纠错、靶向
发挥创造性思维编创形成新形式的敦煌舞作品, 练习,使学生能自主分析、思考与反思,通过对惯
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历史文献将静态素材转化为 性动作的打破与重新建立、理论交互于实践的科
动态敦煌舞语汇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研转化、小组综合评述、专题集中研讨等方式,或
与编创能力,丰富敦煌舞教学实践成果的同时满 对较难解决的理论问题进行分组探讨,逐渐培养
足舞蹈编导岗位的就业需求 。 学生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
[3]
(二)多手段交互翻转 么样?”的思维模式,进而达成对知识即时转化研
研究生均有各自研究方向,而这些方向分类 究,培养研究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创新转化、语言表
较细,改革前的敦煌舞综合课程授课方式手段单 述、团队合作等能力以及钻研精神,突出学生在教
一,发散性与自主性不强,学生存在涉及知识对接 育教学中的主人翁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进
困难的现象。将能力本位渗透在敦煌舞综合课 学生自主发展。
程,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 3.师生互动。研究生班级规模通常较小,有利
目标,在顺应时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将数字化技 于开展师生互动以及个别化教学。在课堂中,教
114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