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112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二、具有“教—学—评”一体化意识 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意识。“教—学—评”一体
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 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强调, 中,这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自身教什
课堂、单元和课程教学应该从学习结果导出,而不 么、怎么教以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忽视了教
是从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先给出评价依据和 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来评
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新课程特 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评”一体化的关
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利用评 键,就是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要评价学生
价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知识,学会思考和质疑, 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且通过贯穿于教与学始终
勇于实践与创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的评价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如在《自然
年版)》特别提出,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地 灾 害》单 元 教 学 设 计 中 ,设 计 明 确 的 评 价 量 表
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并强化“教—学— (见表 1)。
表1 《自然灾害》单元学习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任务主题 任务要求
等级A 等级B 等级C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和观看《自
《防灾减灾》知识竞 然灾害》微课视频,了解关于防灾减灾 答对40~50道题 答对30~40道题 答对30道题以下
赛,共50道选择题
的基本知识
创作一个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向家人、 内容丰富,无知识 有 部 分 内 容 没 有 内容简单,色彩单
朋友、同学宣传我国常见的气象和地质 性错误,构思新颖,
“我是防灾减灾宣传 涉 及 ,有 个 别 错 一,有较多知识性
员”宣传手册制作 灾害的成因、分布、关联性及对人类活 有创意,色彩搭配 误,整体视觉效果 错误,整体视觉效
动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 合理,具有美感,视 较好 果一般
的应用和作用 觉效果好
借助这个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表,学生在学习 实,问题的难度要有一定层次性,由浅入深,促进
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是 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问题设计需要依
什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表 托情境,围绕情境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如教
现性任务之后,再根据明确的评价标准对《自然灾 学《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节,教师设计了以下情境
害》单元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进而了解自己 和问题。地理情境创设:我们常说“上天入地”,
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通过评价量表充分了 其实,上天容易入地难,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
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策略 方法知道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特点呢?下面,我
提供依据,最终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目的。 们做一个模拟小实验,猜猜盒子里是什么。问题
三、具有情境问题设计意识 设计:请同学们在不打开这三个盒子的情况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 想办法推测一下这两个盒子里装的物体的物理
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在地理情境中强化学 性质,(提示:是固体还是液体?是硬一些还是软
生的思维训练,要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 一些?是重一些还是轻一些?如果是固体的话,
[2]
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在解决问题的 是粒径大一些的还是小一些的?)并且说明你的
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建立 判断依据是什么,这对于探测地球的内部圈层有
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 什么启示?
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 四、具有课堂生成反馈意识
特别关注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问题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
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 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
110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