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宁夏教育》2023年第06期
P. 79

智 慧 教 育
                                                                 《宁夏教育》2023 NO.06

               育”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展开,在实施过程中主要                              3.“专递课堂”缺乏常态化应用模式,顶层设计
               存在以下问题。                                         有待加强。“三个课堂”提出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
                   1.薄弱学校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师生互动效                       公平,是改变农村或其他贫困地区学校无法开齐、
               果欠佳。师生互动效果是检验开展“专递课堂”是                          开足课程的重要抓手。目前来看,全区的硬件设

               否成功的标准之一。通过观察发现,薄弱学校的                           施总体都比较好,但部分学校只是跟随“新技
               学生课堂参与度远不如优质学校的学生,主要有                           术”建设项目,并未真正将所建硬件设施有效利用
               以下几个方面。从行为互动来看,学生要在课堂                           起来,没有充分挖掘其功能,导致新技术设施处于
               活动中以言语、肢体行为等方式与教师互动,而薄                          闲置状态。究其根本,就是“三个课堂”常态化应
               弱学校的学生不论是动手实验还是小组交流回答                           用模式的缺失,缺乏顶层设计。优质教育资源需
               问题都处于较被动的状态,回答问题的频次明显                           要高效统筹,但是各区域、学校、教师的有效联动
               低于主讲课堂的学生,面对“屏中教师”缺乏课堂                          与配合不足,主讲学校与对接学校、名师与普通教
               参与感;从认知互动来看,教师要通过学生的眼                           师、优质校与薄弱校的需求匹配欠缺,导致无法形
               神、表情捕捉到学生的认知情况,而主讲教师表示                          成常态化的帮扶机制。
               还不能通过屏幕充分了解薄弱学校学生的整体认                               4.教师对“专递课堂”认识不到位,信息素养有
               知情况,只能利用练习大致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待提高,缺少专任教师团队。《指南》的印发,为各
               还不能完全通过眼神互动、表情互动调节上课节                           地各学校加强“三个课堂”的应用提供了操作依
               奏;从情感互动来看,彼此信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                          据,提高了一线教师对“三个课堂”的认识,但是仍
               基础,教师通过鼓励与评价等引起共情、共鸣与共                          然有部分教师对“三个课堂”的理解不到位。部分

               识,而主讲教师与薄弱学校学生的感情联结不足,                          教师把“专递课堂”简单地定义为“录播课”,不能
               对于主讲教师而言,只能更多地关注“特写”学生,                         准确把握“专递课堂”的特征,大大削弱了“专递课
               其他学生成为“像中人”,对于学生而言,面对屏幕                         堂”的实施作用与效果。受传统教学的理念影响,
               中陌生的教师上课形同观看直播课,缺乏课堂体                           教师对“专递课堂”的应用意识亟待提高。由于教
               验感。                                             师信息技术能力不高、教育教学观念滞后,即使学
                   2. 教师间的密切协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开展                       校配备了完整的硬件设备,也不能使“专递课
              “专递课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辅讲教师                           堂”得到充分的应用。除此之外,一线教学环境缺
               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待加强。当课堂出现特殊情况                           乏专人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指导,缺少“专递课
               时,辅讲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去处理突发                           堂”专任教师团队,师资培训不足,从而降低了“专
               情况。当出现设备故障网速不佳时,为了不影响                           递课堂”开展范围。
               课堂教学效果,辅讲教师应及时根据提前设计的                               三、有效实施“专递课堂”的对策建议
               课堂教学活动继续开展教学,为薄弱学校的学生                               1.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师生的情感联

               继续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教学内容。其次,主讲教                           结。教师可以在自主的合作探究活动中锻炼学生
               师“眼观六路”的能力仍需提高。主讲教师面对多                          的分析判断能力、反思归纳能力与解决开放性问
               个班级的学生,自己精力有限,且学生的能力和水                          题的能力。在开展“专递课堂”的过程中,针对薄
               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主讲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学                           弱学校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主讲教师的问题,一
               生,而无法将更多精力分配到薄弱学校学生身上,                          方面,可采取设计小组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
               使薄弱学校的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最后,教                           堂参与度,教师通过竞赛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积
               师之间的密切协作能力亟待加强。辅讲教师要及                           极思考,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优
               时与主讲教师对接,针对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                          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可采取教师定期互换的方式,
               实施效果和课后的掌握情况,存在辅讲教师没有                           建立师生间的情感联结。如,辅讲教师可“上
               全程参与的问题,把课堂交给主讲教师,对于学生                          至”优质学校进修,参与优质学校的教研活动,提
               的课后掌握情况未及时与主讲教师沟通,影响后                           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优秀主讲教师可
               期“专递课堂”的实施效果。                                  “下至”薄弱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活动,与

                                                                                                          77
                                                                                       NINGXIA EDUCATION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