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134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互联网+”助力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
杨 洁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影响或改变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运用“互联网+”能增强思政课的效度、信度、温
度和广度。教师通过课前精心准备、课中善于创新、课后注重反馈等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思政课
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实践探索
“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4)01-0132-02
“互联网+”通过互通、共联调动学生视觉、听 和交流,同时学生对新科技、新颖便捷的传播媒介
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以丰富真实的现场感为思 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学生的课堂参与
政课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技术基础。为满足信息技 度也提高了。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指导或评
术等新媒体传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现实诉 价,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如在课堂教学测评环
求,教师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赋能思政课建设途 节,教师可以运用小程序将课堂知识设置成游戏
径,从而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更好地发挥思政课 类答题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
立德树人的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通过即时反馈
一、“互联网+”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思政课的效度。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 3.顺应新时代要求,提升思政课的温度。“互联
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新媒介呈现学 网+”时代,电脑、智能手机、APP、网络平台等终端
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知识的吸引 或媒介以其特有的交互共享、即时便捷、海量个性
力,有助于学生将课堂认知转化为实践行为。 等特点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教师
1.增强课堂感染力,强化思政课的信度。“互联 应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抓住互联网这个思政教育
网+”以其特有的功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重要阵地,以学生喜闻乐见、方便快捷、易于接受
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注意力和接受 的媒介手段或方式弘扬主旋律。教师要充分利用
度,有助于学生思考知识所蕴含的价值意义。通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丰富资源推进思
过音频、视频或事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把单 政课建设,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思政课要
调、抽象的理论以动态的方式呈现,课堂知识内容 求,开发和打造思政精品课、教学案例,创设生动
与学生生活场景结合,在具体情境的体验中引发 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形式多样、内
学生思考感悟。如在教学文化的作用时,教师通 容丰富的课程知识,主动挖掘符合学生特点的高
过“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真 质 量、内 涵 深 的 思 政 教 育 资 源 ,提 升 思 政 课 的
实、可感知的情境中感受 2022年“北京冬奥精神”, 温度。
体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并在实践 4.拓展学习空间,拓宽思政课的广度。思政课
中将其转化成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 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内化于心,即课程理论真正被
影响。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提高了认知水平,也 学生接受、理解、认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加深了对大我与小我辩证关系的理解,增强了思 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更体现在外化于行,即学
政课育人的可信度。 [1] 生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
2.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加思政课的效度。“互联 践。“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能综合运用各类资源,
网+”情境教学将思政课内容用新的方式进行呈 创设可感知的虚拟客观情境,拓展延伸学习空间,
现,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而且加速了知识的传播 并通过技术手段在与社会对话中理解感受理论的
13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