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28
宁夏教育科研
窗
区 区 域 域 视 视 窗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等。邀请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专家团队指导银川市中 干教师、学科名师示范作用,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开设
关村小学、银川市中关村中学“互联网+教育”工作,先 名师课堂、课程社区,将传统线下的示范课、公开课上
后进行了现场观摩、听课访谈、学习研讨、座谈交流。 传至线上名师课堂、课程社区,形成系列化优质课程资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项目组、宁夏大学张玲教授团队, 源,面向西夏区教师开展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帮助
多次深入西夏区多所学校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 更多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
用、“互联网+创新素质教育”等进行指导。在专家团 学质量。探索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方式,实现面
队的指导下,教师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信息技术应用 向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开展“双师”教学服务,切实解
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加快了“互联网+教育”改革创 决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整体形成西夏区中小学
新步伐。 线上教学、教师应用线上资源和学生线上学习的“三个
3. 引入多方资源,推进合作办学广泛开展。西夏 常态化”应用,努力实现“互联网+教育”新常态。
区引入区内优质学校、优质高校以及跨区域等多方教 5. 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服务,全力保障教育教学
育资源,构建西夏区教育发展联盟。引进海淀区域资 质量新提升。充分依托升级后的宁夏教育云平台,支
源,努力提升西夏区办学深度和广度。持续集团化办 持教师线上教学和教研,支持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
学。西夏区委托银川一中、银川二十一小管理教育小 网络互动。西夏区 37 所学校、1949 名教师、3449 名学
镇中学、小学,委托银川市实验小学管理西夏区第二十 生通过宁教云 APP 等开展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效
小学。以区域内优质学校为龙头,在已经实施的 4 个 率。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宁夏教育云平台支持西夏
教育集团基础上逐步扩大教育集团化办学范围,加大 区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同上一堂战
集团化办校力度。 ‘疫’心理健康课”。全力支撑在线教学19808节,在线
深化高校合作办学。西夏区区域内有 16 所高等 上课人数达到 1330896 人次,累积时长达到 12520 小
院校,目前区域内宁夏大学与西夏区第九小学、第十一 时。为夯实教学责任,把控教学质量,西夏区建立“145
小学,北方民族大学与银川市第十四中学建立合作办 工作制”,围绕一个目标,制定四项制度,实施五项措
学机制,形成了西夏区域内的教育制高点。跨区域协 施。深入开展线上巡课,共组建 40 个巡课组,巡课
作办学。西夏区大力推进跨区域协作办学,银川市中 20000余节、下发通报4份,整改问题涉及5个大类、35
关村中学紧抓“京银合作”和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携手 个具体问题,为西夏区师生做好线上教学服务提供有
办学,银川市第十八中学与福建屏东中学协作共叙闽 力帮助和全面服务。
宁情。为进一步发挥优势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 6.构建“互联网+”课程体系,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
推广特色创建经验和有效做法,教育局在疫情期间积 革。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核心
极推进网络优质课程学习,组织开展“互联网+教育”、 是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深刻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发展与
“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等线上交流活动, 走向。西夏区围绕“互联网+”发展思维,引导各校变
促进经验分享,共开展网上交流研讨 52 次,受益教师 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的
780 人次。通过跨区域协作办学,广大教师拓展了教 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优化学生学习结构,加强创
学思路、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新素养培养,实现育人方式变革。银川十八中“三段五
4.“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步”式谋划“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西夏回小
按照《银川市西夏区中小学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与应 “麦穗”课程体系开设“互联网+各学科”拓展性课程,
用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三个课堂”运行机制,截 实现智慧课堂下“教”和“学”理念、行为的转变,银川市
至目前,利用现有 45 套在线互动课堂设备,开展远程 中关村中学围绕“基础知识、情境探究、拓展创新”课程
互动教学教研共3273节。采用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 类别构建“骞翮”课程体系提升核心素养,西夏十一小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骨 打造小军人课程体系培育“贺兰山精神先锋少年”,西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