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29

宁夏教育科研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域
                                                                                               区  本 期 特 稿 窗域  视  窗
                                                                                                         视
                                                                                               区
            夏八小加强“绳采飞扬”课程文化顶层设计,推动实现                            编程等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生信息素养,但
           “团结、诚信、智慧、健康”的新时代少年育人目标,西夏                           利用精准性教学、个性化学习等方式减轻学生过重作
            区 8 所 STEM 教育联盟学校综合实践课程、STEM 教育                     业负担的效果不明显。第四,县区内“互联网+教育”
            课程等社团课程体系,以虚拟机器人、航模海模、人工                            成果凝练需要进一步加强。西夏区整体缺乏国内知名

            智能机器人等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创新素养教育探                             专家团队包县指导,对县区整体发展缺乏一体化设计。
                                                                      “
            索实施路径。                                                  三、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发展展望
                7.积极打造标杆示范学校,总结推广“互联网+教                             西夏区“互联网+教育”建设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
            育”建设经验。标杆校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                            一系列喜人成果,对推进新时代教育变革和加快推进
            面,促进“互联网+教育”在宁夏落地生根。西夏区全                            教育现代化意义重大。展望未来,“互联网+教育”发

            面建成西夏区华西中学、银川市中关村中学等8所“互                            展任重道远,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西夏区“互
            联网+教育”标杆校,重点围绕创新素养提升、课程体                            联网+教育”迈上新发展阶段。
            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校园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                                1. 建设教育专网,提升网络管理水平。通过提升
            应用。培育西夏区第五小学、西夏区第八小学、银川市                            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接入带宽,做到网络地址、域名和用

            第十六中学等一批学校,通过不断学习借鉴标杆校建                             户的统一管理,深入推进 IPv6 规模部署和应用,实现
            设经验,反思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借                            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以及支持校园物联网建设等应
            助“互联网+”解决问题最优解,凝练适合学校发展的                            用的推广,最终实现基于IPv6网络技术的西夏教育专
            专业之路。西夏区结合标杆校建设情况,围绕“互联                             网、37 个数字校园以及区域内信息运维队伍的建设。

            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加速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探
            5 个课题获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结题,30 余项信息化                          索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路径,尽快形成结构优化、
            课题获银川市级、自治区级课题立项,100余篇信息化                           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
            论文在刊物上刊登发表,“互联网+教育”工作不断推                            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

            进应用,充分发挥标杆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批                            发展。
            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先进经验。                                       2. 群策群力,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围绕人工
                二、存在的问题                                         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结合现有课程体系,构建人
                西夏区统筹安排,通力协作,围绕“互联网+教育”                         工智能课程体系,探索借助人工智能培养人才的新模
            开展各项工作,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                            式,召开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论坛,邀请各科课程专

            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现有基础设施体系难以支撑信                             家与人工智能相关专家参与,专家齐聚一堂,各抒己
            息化教学的全部场景。各学校独立接入互联网网络,                             见,碰撞思维火花,再通过任务分配,初步形成人工智
            尚未构建区域化集中可用、可管、安全的网络管理体                             能课程体系结构。经过多轮修改,形成初步方案。选
            系。信息化教学涵盖教学、评价、研训、管理等四大场                            择应用试点学校,验证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可行性,结合

            景,现有基础设施体系难以满足群体性使用。第二,缺                            实践情况,反复修改方案,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案。较大
            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指导西夏区人工智能教学,中小                             范围的推广,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学人工智能在全国还属于新学科,可供借鉴的成果和                             最终形成成熟方案。
            经验还不多,教材、教学资源均未形成体系,部分教材                                3.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模

            对装备器材依赖过多,没有教学平台和器材就无法开                             式。西夏区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
            展教学,不利于普及教育。第三,“互联网+教育”在                            坚持以信息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聚焦“互联网+”环
           “双减”工作方面发挥成效不明显。虽然“互联网+教                             境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
            育”课后服务方面,教师能够围绕创新素养开展创客、                            教师教育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构建区域教师创新发


                                                                                                              27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