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96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教材、用教材教,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摒弃                          点,获取主要信息”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以讲为主、以教师为主的错误观念,重视教材的积                              2. 积累拓展要扎实。这部分的练习既重视语
                累价值。                                            言的积累,又由课内精读向课外自读拓展。如八
                    作为语文教师,应多一些教育情怀,少一点功                        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后第4

                利思想,备课必要静心研读课标教材和教学用书,                          题:“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
                将课后练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                           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如果教师能
                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教会学生阅                           将这道练习题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能
                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多向全国的教育大                          以这4个精选的句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细
                家、语文名师学习,读教育论著,听讲座,看课堂实                         读文中具体写母亲的句子,就能够实现本课重要
                录,从中领会语文教学的真谛,只要有利于学生语                          的教学目标——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
                文素养提升,有利于自己专业能力提升,哪怕是                           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具体地讲,从中既可以品读
               “拿来”主义,也是大有裨益的。                                  出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平凡又伟大的
                    四、课后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母亲形象,也能体会到作者运用朴素的语言,在平
                    1.思考探究需巧用。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内                       实叙述中融入了对母亲的敬重、心疼、怀念、感恩、
                容的整体感知离不开对全文结构、思路的梳理,而                          遗憾等深挚感情。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当我们
                教材中的课后练习设计得既实用又巧妙,教师在                           在抱怨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时,是否认
                教学设计中可以直接采用。如《中国石拱桥》思考                          真反思过我们的日常教学,像这样沉浸于文本的
                探究题。第 1 题以表格形式训练学生提取课文主                         语言积累功课我们做了多少呢?语文名师余映潮

                要信息,第2题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画出赵州桥的示                          先生就多次强调,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尤其是在课
                意图,并标上数据。在银川市第四届“推进课堂变                          堂上的积累。像上述这样的练习在教材精读篇目
                革”活动中,有两位青年教师就将这两道题设计在                          中,几乎每课都有。
                课堂教学环节中。第一位教师将第 1 题设计在整                             指向拓展的练习连通课内与课外,很多练习
                体感知环节,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但学生                          都为时下倡导的专题阅读、群文阅读、“1+X”阅读
                没有将此表填写完整,教师订正了部分答案后,随                          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九年级上册第 21 课
                即引导学生纵向观察表格“建造时间”一列,学生                          《智取生辰纲》积累拓展第4题,比较元明白话小说
                很快看出本文的主体部分采用的是说明顺序。至                           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第5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水
                此,就匆匆进入下一环节了。此时,如果教师再多                          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
                给学生一点时间聚焦相应段落,将“特点”一列填                          《杨志小传》,而且在补白的位置列出了《水浒传》
                写完整,哪怕是在文中勾画信息也可,再引导学生                          中有关杨志的回目。这样以写作任务驱动课外阅

                纵向观察此列,学生就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                           读的策略可谓匠心独运。同样,如果教师能够扎
                性特点,还能看出文中所列的 6 座拱桥的个性特                         实引导学生落实了这两道练习题,学生对古典名
                点。这真可谓“一表三得”的绝妙设计,但遗憾的                          著《水浒传》的阅读热情自然会被点燃,阅读也会
                是,做课教师处理得有些粗糙,因此也没有达到最                          更有深度。
                佳效果。另一位教师在细读探究环节采用了第 2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亮点多,凝聚着教
                题让学生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学生细读课文勾                           材编写专家的智慧与心血,需要语文教师勤于钻研,
                画主要信息,再通过小组合作完善示意图。教师                           大胆实践,在研读教材、用好教材上多下功夫,做足
                再将学生画的图展示在白板上,请学生上讲台解                           功课,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愈研愈深,常教常新。 N
                说,其他学生再点评、补充。通过画图这样生动活                          参考文献:
                泼的形式,学生对赵州桥的结构、特征有了更清晰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
                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与清晰。这波操作既扎实又巧妙,也将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李娟,贺兰县教研室,大学本科,一级教师。
                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                                               【责任编校 品 霓】

                94   NINGXIA EDUCATION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