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宁夏教育》2023年第06期
P. 60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2023 NO.06
以上写人训练,在具体随文写作范本的选取 两三粒而已”,像极了中国写意山水画,清淡几笔,
上,可以依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指导学生学 绘出一幅天地茫茫无际、人若浮游寄于其中之感,
习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基本描摹刻画;通过阅读《邓 将朝代的更迭、人生的感慨、遇逢的欣喜、怅然和
稼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对比衬托来凸显人物精 失落等无尽情思寄寓其中,以少胜多,成为写景和
神气质;通过《卖油翁》一课指导学生体会细节描 写境的经典。
写的传神之处;依托《美丽的颜色》指导学生学习 3. 意蕴深沉的抒情和议论。这样的语句言简
在叙述中多次引用主人公的原话来补充历史细 而意丰,是思想和情感升华的结晶。比如《济南的
节,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变换叙述节奏。这一系 冬天》结尾处满怀温情的照应之笔“这就是冬天的
列教学应聚焦重点依次展开,教师一课一练,学生 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抒情的落点是有不同
一课一得,彼此都会感到写作有路可循,获得成 的;《散步》的结尾“整个世界”的大词小用;《紫藤
就感。 萝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顿悟。这样
三、依据教材编排序列,丰富拓展语言训练 简约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教学中要
语言是作文表达的基础要素。统编教材七年 引导学生揣摩品味并试着在写作中运用,会让文
级到九年级整个教材系统都贯穿着语言训练的 章情蕴深厚。
要求,由文从字顺起始,达到简明、连贯、得体、有 4.求真、严谨的科学语言。新闻报道语言讲求
创意,拾级而上,梯度分明。在“促写点”的选择 真实准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
上,教师往往更多关注修辞佳句,经典语段。比 作者用“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准确表述渡江战
如,借助《济南的冬天》学习比喻和拟人的运用;借 役的人数、战线,用“冲破”“横渡”“均是”有分寸地
助《列夫·托尔斯泰》学习反复的比喻、夸张;借助 表述战况,既体现了新闻的语言特点,又充满胜利
《安塞腰鼓》学习排比和独句成段的运用……建议 的豪情。说明文讲求科学严谨,《大自然的语言》
教师还要关注语言的丰富多样性,引领学生用心 在介绍北京物候特征的时候,引用了1960-1962年
体会平实朴素的语言蕴藉的情感和思想。 间的物候观测资料,约数和概数的使用,体现出科
1. 质朴平实的叙述语言。无产阶级革命家朱 学观察的细致精确。议论文重逻辑,《怀疑与学
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质朴平实,教学时可以 问》中“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
引导学生用心体味这样的句子:“每天天还没亮, 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
·
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 条件”,“不仅……而且”一组关联词标示递进的逻
· ··
最后”“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平淡质朴的叙 辑关系,“必须步骤”“基本条件”准确地表述了怀
· ··
述,关注其中的副词和连词,足见母亲勤劳的一 疑的积极和消极意义,逻辑十分严密。
生,也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与追思。汪曾祺先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语言文字及其所形成的
生的《昆明的雨》如话家常,平淡有趣。文中写干 作品也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学习和运用语言也是
巴菌,乍看颇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继而是 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教师
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两个句子结尾的 在教学中要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努力追求
双标点很有意思,细细品味,先前只看貌相引发的 语言、思维、知识、技能的多方向发展,思想情感、
怀疑和嫌弃、吃了之后出乎意外的惊叹就对比出 文化修养、审美品位的提升。
来了,因反差造成的趣味也溢于言表。学生若能 统编教材随文写作序列教学一定要熟悉教
咂摸出其中的情味,语感就会自然提升。 材、研读教材,厘清其中的教学脉络,教师教学要
2.简约素朴的白描。白描手法朴素洗练,简笔 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和教材编写意图,充分了解学
勾勒不加渲染却自有一种蕴藉之美。白描写人, 生认知能力和习作水平,科学、灵活地使用教材,
朱自清的《背影》简笔勾勒人物衣着、身形、动作,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亮点,有效地落实读写结合,
缓缓铺开一个中年男人在历经丧母之痛和失业双 提升作文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N
重打击之后的沉重背影,令人不觉动容。白描写 作者简介:杨燕,银川北塔中学,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景,《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舟中人 【责任编校 品 霓】
58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