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宁夏教育》2021年第3期
P. 62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1 NO.03


                程设置,还是教育教学理念上都给予重视和体现。                           演唱或是演奏的能力,亦或是创编、表演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灵魂,音乐学科                         除此之外,学生还得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及经验分
                核心素养的提出,仍然是基于对音乐学科课程价                            享的意识。就后者而言,这些都是学生作为一个
                值的理解。通俗地讲,就是我们通过音乐学科的                            未来公民应对社会竞争所必备的素养。学生可通

                教学能带给学生什么?学生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能                            过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参加乐
                汲取到什么?在学生走出音乐课堂之后留在他们                            团、合唱团等方式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艺术素
                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什么?音乐课在学生一生的成                            养。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的音乐素养普遍较
                长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真                            高。有数据表明:德国全国有8300万人口,合唱团
                正触摸到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普通高中                           就有4万个,每4个德国人中就有1人能够熟练地演
                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音                        奏一种乐器或承担合唱声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
                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旋律,不仅能打动观众、愉悦人心,也能使歌者、演
                文化理解,这为音乐学科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等                            奏者自己获得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体验。
                指明了方向。                                               3.文化理解。是指学生对音乐艺术中人文内
                     1.审美感知。是指学生对音乐美感的理解和                        涵的理解能力。人文性是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特
                把握能力,这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表述中首要的、                           性,也是音乐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无论我
                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                            们要研究文化中的音乐,还是研究音乐中的文化,
                美感则与其艺术特性密切相关。音乐的美感在表                            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创作者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
                现手段上又是独特的,即通过旋律、调性、曲式、力                          的体现。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不具有时代、

                度、节奏、速度、和声等手段来体现。音乐同时又                           民族、国家、文化烙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
                是抽象的,听觉上的易逝性和理解上的多维性,又                           性。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日趋紧密,文
                增添了对音乐感知的难度。正是如此,对音乐的                            化交流逐渐加深,秉持怎样的文明观将直接关系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人作为一个个体所                            到我们以怎样的立场立足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缺
                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                            少美的东西,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该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                           秉持开放和尊重,抛弃傲慢和偏见,以平等的目光
                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德国作曲家贝                           看待不同的文明,让文明之花和谐共生、群芳争
                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                           艳。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挖
                示。”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掘,用学生能听懂的方式实施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重视音乐教育,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                             音乐、感悟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平。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要素为抓手,让学生体                           感。同时,我们也要拓宽视野,有意识地接触和了

                会音乐的美感,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提升学生对                           解其他国家的音乐,积极汲取外国音乐中的精华,
                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让聆听音乐、享受音乐、感                           感受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悟音乐成为学生一生最为受用的习惯和爱好。                                 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受
                     2.艺术表现。是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实践能                        教育者文化水平和能力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培
                力,是通过歌唱、演奏、表演、创编等表现方式,把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通过音乐表现出来。与音乐审                            观。面对日益加剧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激烈的竞争
                美感知不同,艺术表现素养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                            态势,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既是
                音乐活动的主动参与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既要                            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N
                让学生能听得懂音乐,又要让学生能通过某种形                            参考文献:
                式来表现音乐,这对学生的音乐认知行为来讲,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
                更高一级的能力表现。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高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低,取决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即便是最低要                            作者简介: 马金云,青铜峡市第七中学,大学本科,一级教师。
                求的艺术表现活动,对学生来讲也得具备一定的                                                 【责任编校 辛 竹】

                60   NINGXIA EDUCATION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