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宁夏教育》2021年第6期
P. 51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1 NO.06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丁 洁
摘要: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地理教学也不能忽略学生德育,除了做好课堂内的德育渗透,还应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捕捉有效教育引导学生的契机,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
关键词:德育;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1)06-0049-02
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活动、自然资源、地理环 见,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影响,但是很多人为了
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地理 利益,为了方便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没有公德,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坏空气质量,有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空中排放
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德育是对学 大量工业废气而不进行污染防治。这些废气排放
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 扩散到空气中会被人吸入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
育,是目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初中 危害,也会对植物和建筑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
地理教师应该把德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充分利用 染损害。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社会上的陋习,
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德育灵活巧妙地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公德和环保意识,倡导学生出行时
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 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绿色低碳
养提升。 环保方式。只要用心挖掘就会发现,地理教学中
中学地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要素,主 有很多可以开展德育渗透的教学资源。2013 年 5
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情感 月,央视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旅游,别忘了文明》曾
教育;二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践 引起人们热议。有人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
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教 居然在古老的壁画上发现了“某某到此一游”的字
育;四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育;五是全球意识; 迹。教学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
六是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 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时,课标提出要求:学
渗透,既符合教育目标——德育为先,又是社会发 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时,教师
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把德育内容渗透 以此例作为反面教材,说明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帮
到地理教学中,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德育渗透的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效渠道,依托相关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认识并理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开展德育渗透。地理教学
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形成正确的人 中会应用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教师要抓
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辩证唯物主 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教学湘教版
义观、理论联系实际观、爱国观,进而提升综合 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的气象灾害》时,恰逢近十
素养。 年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教师以这个事例开展讲
深挖教材,结合课标进行德育渗透。有的教 解。沙尘暴的发源地是蒙古国,但是影响到了周
师认为地理课中没有德育资源,知识点都讲不完, 边国家,这说明什么?教师组织学生扮演不同国
哪有时间进行德育渗透?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深 家和地区,以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形式,让学生收集
入挖掘地理教学内容就会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 资料展开辩论。有学生说,我们都居住在同一个
德育资源。如教学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 地球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国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时,课标要求 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全世界应该携起手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显而易 来,共同治理环境、发展经济。还有学生说,长大
4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