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宁夏教育》2021年第6期
P. 56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1 NO.06
杯等创造出一些新的手工艺作品,使废旧材料焕 制作“太阳神”以及人面像,让学生在岩画制作中
发出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积 感受岩画世界的质朴、纯粹,以及远古先民们勇敢
极引导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尽自己的能力为 追寻美好生活的祈盼,这种穿越历史生生不息的
保护环境尽一份力,这样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为 精神推动着人类的进程、中华文明的源起与传承,
生活创造更多的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三、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3.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如何
中,绘画内容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也包含了诸多德 有效渗透德育至关重要,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学
育内容。在绘画基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 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潜
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学会 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以及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思 性。如在端午节的时候开展画粽子、画龙舟、制作
想感情。如在教学《家乡的古建筑》一课中,通过 彩线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传统节
欣赏家乡的古建筑海宝塔寺、鼓楼、玉皇阁等,让 日的魅力,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学习端午节
学生了解宁夏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及造型方法,运 的来历以及传统文化习俗,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
用线描的形式描绘古建筑,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 主义情感。又如在中秋时节通过制作手工月饼以
遗产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又如在《美 及画月亮的方式,使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的认识,
丽家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记忆中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用画笔解读神话传
的家乡美景:白墙红瓦的院子、院中的洋槐树、远 说,理解中秋节是以月圆兆人之团圆,以寄思乡、
处池塘边上的一草一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居 念亲之情,并有着祈盼丰收、幸福之寓意,让学生
住的环境,通过了解其基本功能以及相关的人文 理解团圆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是我国
知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美丽的家园,并引导 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传统节日。
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增强公民道德意识。 “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
二、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不尽符,然其力可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
美术课程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无法获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
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采用切实有效的教
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 法,在美术课内外全方位地渗透德育,更好地帮助学
此,美术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开辟“第二课 生塑造人格品质,让他们学会辨别真善美,识别假丑
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课堂所学知识 恶,真正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
的理解,在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美术 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魅力绽放。 N
“第二课堂”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美术教 参考文献:
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课程开发与利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
对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拓宽艺术教育内容有着积 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极的作用。同时,基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两 [2]鲁迅.鲁迅论美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崔鑫.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赤子,2015(6) .
者结合,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
[4]李丽.融德育与美术教学,让课堂更精彩[J].美术教育研
习兴趣,开拓视野,提升审美素养。教师可以结合
究,2015(3) .
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在绘画制作等活动中
[5]黄丽丽.小议美术鉴赏的教学活动[J].新校园旬刊,2011(4) .
渗透德育,使美术“第二课堂”的教学更具育人功
作者简介: 柳敏,贺兰县第八小学,大学本科,二级教师。
能。如对本土资源贺兰山岩画的开发利用,通过
【责任编校 辛 竹】
让学生欣赏岩画,运用彩泥等材料,以浮雕的形式
54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