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宁夏教育》2021年第6期
P. 77
职 教 园 地
《宁夏教育》2021 NO.06
以文化人滋养心灵 以文育人培根铸魂
——高职大学语文践行课程思政的探索
江海燕
摘要: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语文课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优势,分享了教学中的实践和体
会,也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就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探索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1)06-0075-02
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其“以 经典诗词作品都以讴歌爱情为主题,在学习过程
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学功能与思政教育立德树 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丰富
人的目的不谋而合。首先,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具 情感,让学生在体会文学之美的同时,丰富自己的
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化功能,课程设置的目的 精神境界。如《蒹葭》一课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伊
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学习鉴 人,尽管道阻且长,但是青年不惧挫折和阻碍,勇
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了解丰富多彩的人 敢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值得学习;比如《当你老
类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学 了》中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真情流露,自然天成,对
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其次,大学语文教材 爱情坚贞不渝。这些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也蕴含
内容中有很多潜在的德育因素。最后,大学语文 了丰富强烈的情感,在反复的诵读和层层深入的
和思政课程本身就“同宗同源”。两者在高等教育 文本分析中,引导启发学生正确理解体会作品中
中都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涉及大量政治、 的情感之美,对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智,引导
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内容 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有着积极意义。
有相交或相似之处,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能够达 3.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拥有人文情怀的人,
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对不同的人或事都会以平和尊重的心态去对待,
一、大学语文课践行课程思政的探索 会善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作为初入校门的大学
1.注重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大学语 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加强引
文本身就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政资源,因而在教 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关注现实、思考人
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对大学语文中的思政元素 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
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做一个有心人,潜移默化地
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的时代意义。如教师可 将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如本学期学习的张晓风的
以通过教学《离骚》,带学生体会屈原的高洁品行、 《敬畏生命》,作者由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植物通
爱国情怀以及上下求索的精神;通过《垓下之围》 过风力传送种子的现象,想到生命繁衍生生不息
一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项羽的勇敢、豪放、重情、 的执著,从而获得人生启迪。在教学中,教师可以
仁义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 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学生由课文联系到动物
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和作者所处的时 以及人类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感悟到生命的
代背景,让学生在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整 神圣、生命价值的可贵。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
体把握时代特征,学会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激励 不仅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进一步树立了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 科学的生命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命意识和爱国情操。 4.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
2.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感知美好情感。有很多 曾经在多个场合谈到文化自信。大学语文在授课
7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