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宁夏教育》2021年7-8期
P. 42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1 NO.07-08


                示、理论征文等活动,不断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武装
                怀,充分彰显高校铸魂育人教育功能。                                青年学生
                    (三)凝聚思想共识,健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
                体意识常态化工作机制                                       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

                     宁夏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                         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涯对个人的成长来讲是“拔
                作,凝聚思想共识,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将意                           穗灌浆”的黄金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定
                识形态工作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                            型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巡回宣讲、专题讲座、课程讲授等方式,持之                           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
                以恒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                           一体,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
                文化观教育,帮助师生澄清认识、正本清源。同                            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光辉                            因此,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阀”,广
                历程,深入总结不同阶段的各民族团结奋斗的                             大教师要担负起理论学习、思想宣传、工作落实的
                鲜活案例和典型经验,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                             神圣使命,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
                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思想                            容和要求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榜样的示
                深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基层实践探                             范引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
                索方面看,结合开展民族团结月和民族示范院校                            等形式,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理、笃
                的创建活动,积极调动和发挥好高校在筑牢中华                            实中身体力行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
                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总结实践经                            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自觉将

                验,形成特色、创出成效。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                           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融入心底、扛在肩上,又要放眼
               “充分考虑学生民族成份、生源地、学习状况等因                            世界先进文化,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在学
                素混合编班、混合寝居,形成了各族学生尊重差                            习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
                异、包容多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                          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
                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局面”。结合高校民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提供重要的人
                族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总结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                            才保障。
                共同体意识的领航工程、共建工程、亮点工程和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校意识形态
                固本工程“四大”工程体系。从人格养成机制看,                           工作的中坚力量
                通过主题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理                                做好新时代高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
                论武装、课堂教学和思政育人体系相结合,为大                            政治红线、纪律底线和责任线这“三条线”上下功
                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了正确航向;将青年教师挂                            夫,充分发挥好师资队伍在打赢意识形态工作保

                职交流与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相结合,与当地企业                            卫战中的“主力军”作用。首先,要划好政治红
                政府的需求相结合,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                            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青年学生成长路
                技能强的专业化干部队伍,充分彰显立德铸魂的                            上的领航人,他们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研究问题
                教育功能。                                            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和
                     三、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道德准则,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时刻牢记
                的对策建议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合格和业务精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                         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次,要划清纪律底线。解
                的反映。意识的抽象性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                            放思想、求同存异是学术繁荣的前提,但是恪守职
                杂性;意识的实践性为我们把握意识形态的客观                            责、遵纪守法是学术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倡导
                规律提供理论遵循。既要保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                           “学术研究无禁区、学术探讨永无止尽”,并不意味
                向不偏离,防止出现“灰犀牛”事件;又要及时触及                          着无底线、无原则,正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
                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神经末梢,及时预防“黑天                            有国界”。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必须坚持“课堂讲坛
                鹅”事件。                                            有纪律”的要求,特别要将政治纪律摆在第一位,

                40   NINGXIA EDUCATION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