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宁夏教育》2021年第10期
P. 40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1 NO.10
他们深入探究。将学生分组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 吸引着每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引路导航。
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 突出测评形式的开放性,努力营造积极的探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将人工智能 究氛围,有利于落实创新素养教育。随着信息技
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的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 术及新媒体在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学生获取知
实验技能,也为学生创设了逼真的学习情境,有助 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落实创新素养教育提 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好
供技术支撑。 奇心,关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课堂上要少一些
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学生 “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类的对话,多一些
内生动力,有利于落实创新素养教育。教师教育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探究,对学生多一些包容激励,
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与学生平等交流:诸如你对这个结论还有没有不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大包大揽代替学生 同的看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你能不能
的思考探究,久而久之,逐渐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 再举例说明等。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学
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的教师已经形成了思维定 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给学生精心设计学
式,教学没有创新,缺乏深入钻研,难以激发学生 习任务单,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和提示进
的学习兴趣。优秀教师不仅教育理念先进,对课 行学习;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精心制作微课,推送给
堂教学驾轻就熟,而且多方收集教学资源,丰富课 学生;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
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有所获, 料,开展探究式学习。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 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展
中,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 示的机会。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
律,学生在判断凸透镜所成像大小、成像位置时遇 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到了困难,相互之间争论不休,并且提出了很多改 维和创新意识。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对他
进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即刻给学生 的关注,就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起强烈的学
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设想的可 习热情,有利于落实创新素养教育。
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经过师生充分交流,才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素养教育是一
出改进方案。一是在烛焰靠凸透镜一侧加一个镂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落实立
空的“F”形光屏,这样就可以准确判断物体与像之 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素养教育融于课堂教学
间的大小;二是在成像光屏上加装光敏元件,通过 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更需要内化为
传感器来判断光照强弱,从而判断像的清晰程 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N
度。这些改进方案赢得了全班同学和听课教师的 参考文献:
肯定。又如,在探究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中,教师 [1]戴继龙.让数学课堂在“思维体操”中闪光——浅谈高中数
拿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崭新的铝盆,先点燃一张纸 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4(1) .
放在其中一只铝盆里面,然后将另一只铝盆倒扣 [2]陈超.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新
在这只铝盆上面,保证两只铝盆边缘紧密接触。 课程(小学),2016(3) .
[3]张发启. 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
过一会儿就看到两只铝盆的底部明显向内瘪了进
(小学),2017(6) .
去,同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学生对其惊叹
作者简介: 马寿林,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大学本科,高
不已。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不用教师过多地讲
级教师。
解,只要巧妙地设计一个实验,就可以说明一切。
【责任编校 品 霓】
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
法,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人格深深地
38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