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宁夏教育》2021年第10期
P. 42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1 NO.10


                头测试、动手操作、分析辨析等方式呈现学生解决                               2.注重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命题
                问题的过程。如在一年级学习“二十以内的加减                            设计要体现多样性、互动性、体验性,有利于培养
                法”一单元后,单元检测不仅设计了书面测试,还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四年级检测试卷中有一
                设计了这样一道口头检测题:请你用摆一摆、画一                           题:运动员小明的身高约是 2.0 米,他妈妈的身高

                画的方式比较大小,充分说明3和5谁大谁小。学                           约是2米,2=2.0,所以小明和妈妈一样高。你认同
                生通过手中的3个三角形和5个圆片,一一对应地                           吗?请发表你的看法。这道题的设计可以调动学
                摆放,发现5个圆片剩余2个,从而得出结论。教师                          生动脑思考,2米和2.0米的长度虽然相同,然而数
                                                                                                     2
                                                                                      2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在说、摆、画的操作过程                          据却包含着不同的含义:米是两个一米,.0米是20
                                                                                                           1
                中创造性地找到答案,弥补了以往评价中只关注结                           个一分米,而且两者估计近似数的范围也不一样;.5
                果、不关注过程的不足,完整地呈现了学生探究知                           米到2.4米都可以估成2米,可是只有1.95米到2.04
                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米才可以估成2.0米。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
                     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运用创                       四舍五入取值经验,说明自己的看法;还有学生利
                新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运用,                            用线段图,直观形象地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
                教师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评价学生,培养学生                            说理辨析的命题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质疑、推理、
                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如充分利用电子班牌,每                            辨析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周推送三份个性化、创新性的作业。这些作业可                                3.注重综合性,培养学生思维。数学学习过程
                以是教师布置习题,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答;也可                           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
                以是学生自主创编习题或测试题,请其他同学进                            需要构建综合运用数理知识的思维。如六年级测

                行解答。学生作业通过推荐后发送至电子班牌供                            试卷一题:用 62.8 米长的铁丝网,一面靠墙,围成
                其他同学分享,发表意见。新事物易于激发学生                            一个羊圈,怎样围面积最大,最多是多少?请你选
                的探究兴趣,为了提高自己作业的校内认可度,学                           择合适的比例尺在方框中画出平面图(请标明比
                生会通过各种方法力求做得更好。这小小的屏幕                            例尺及相关数据)。学生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运用
                充盈着学生的奇思妙想和锲而不舍,激发了学生                            圆周长、圆面积、所学图形周长和面积关系、比例
                的创新潜能,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尺、运用比例尺画图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解
                     三、改进命题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决问题,还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才能正确解答此
                     学业水平测试是评价学生的常用手段。试题                         题。这样的综合性题型,需要学生理解知识本质,
                的命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导向性功能、激励                            构建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调动学习
                性功能,发挥反馈教学、诊断教学、促进教学的积                           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达
                极作用,体现创新素养教育的理念。                                 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1.注重开放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学习                           综上所述,改革学习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
                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                           探究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是培养
                学生能从题目中发现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                            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 N
                有效方法和策略。如三年级测试卷中有一题:在                            参考文献:
                下面方格纸中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这                           [1]王旭华,丁思洋.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素养教育读本[M].
                是一道条件开放的命题,所画长方形的条件需要学                             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生自己假设,方法不唯一。如:所画长方形的宽,可                          [2]岳维鹏. 创新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学理阐释[J]. 宁夏教
                                                                   育,2019(1) .
                               2
                                            4
                                      3
                以分别是1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对应的长可
                                                                 [3]岳维鹏.创新素养教育的学理、课程与学业评价[R].宁夏
                                        4
                以是7厘米、厘米、厘米、厘米,也让学生探究到
                           6
                                  5
                                                                   党性教育基地服务中心,2021.
                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正方形是特殊
                                                                 作者简介: 殷莉,银川市金凤区教学研究室,大学本科,高
                的长方形。学生从答案的多样性中获得知识,能
                                                                 级教师。
                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责任编校 品 霓】
                培养发散思维。
                40   NINGXIA EDUCATION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