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宁夏教育》2021年第10期
P. 59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1 NO.10
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实从长远角度来看, 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
教育应当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从一开始就进行百 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
米冲刺,到最后就失去了继续往前跑的能力。心 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钱。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
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适当地“留白”,更容易激发学 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
生想象的浪花、好奇的涟漪。 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这个案例说明“超限效应”
“
一、留白”对教育的启示 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留白”是中国画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 “超限效应”在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普
手法,也叫“布白艺术”。中国画有了“留白”,才使 遍,“填鸭式”的教学就是“超限效应”的一个典型
画面空间产生了“计白当黑、计黑当白、虚实相间、 代表。这种教学模式牺牲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
张驰有度”的对比美感。有经验的画家创作一幅 动性,更多的是浪费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有
中国画作品,在小稿上首先考虑用留白表现大自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在 10~20 分钟左
然的空间层次,处理画面中自然的水气流动,使画 右。这就说明了: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前20
面近景、中景、远景衔接自然、融为一体。中国画 分钟左右,大多数学生能保持听课的专注力,其后
画家善用“留白”是长期艺术实践的总结与积累的 随着讲课时间的不断延后,学生听课的专注力也
结果。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自己精心创作的作 会随之而递减,学习效果也会随着注意力的下降
品只有通过“留白”给欣赏者留下依据自己生活背 而无效。如果一节课教师不停地讲解,而忽视了
景、审美需要进行二度审美联想的自主创作空间, 学生专注力的时限规律,没有给学生留有大脑调
才能使欣赏者成为自主建构审美需要的主体,以 节的时间,就会出现“超限效应”,教学效果则会大
满足不同人的审美心理需求。 大降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
目前的教育正是缺少了“留白”,更多侧重于 至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
“
“教”而非“育”,孩子学会了知识和技能,却忘了如 三、留白”在教学中的应用
何生活;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剥夺,学生在被动的 “留白”预示着一种可能,它是对想象力的延
“上课、作业、补课”的超负荷循环中对学习失去了 续。适当“留白”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它对培
兴趣。学习的过程沦为了枯燥而单调、繁重而机 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
械的搬运工式的反复训练,厌学、逃课等现象便应 神显得尤为重要。
运而生了,这背后的牺牲也是必须考虑进去的。 1.运用“留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留白”作为
一幅画,只有适当的“留白”,才能有合理的构架产 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绝不是让学生
生美感,教育亦如此。只有适当地“留白”,才能够 什么都不做,而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思考的
让学生生长出自发的成长力量,从感悟中得到启 空间,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做什么,
迪。“留白”是教育的新境界,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 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才能凸显出
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 来。如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教学中,教师不
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 局限在教材中用废旧口杯材料做龙的方法,而是
发挥。 以此为引子,鼓励学生用自己身边能收集到的废
“
二、超限效应”对教育的影响 旧物品,根据自己对中国龙文化的认识制作有个
什么是“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 性的龙。这就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与创新空
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 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来准备材料。教师根
逆反的心理现象。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有类似 据每位学生准备的材料,引导学生研究材料特点,
的经历。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 帮助学生根据材料的特点设计制作方案,学生做
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使人很感动,就准备捐 的龙因材料不同、千姿百态各具神采。在教学实
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 践中运用“留白”的方式,这也会启发教师如何促
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使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给学生提供个体思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 考、自主实践的空间,使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创造过
57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