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宁夏教育》2021年第10期
P. 75
课 堂 在 线
《宁夏教育》2021 NO.10
谈劳动技术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践探究
吕凤琴 宋晓玲 马克银
摘要:劳动教育是美育的载体,学校通过开辟生态园让学生体会劳动之美、开足劳技课培养创造之美、开展
兴趣课展示艺术之美、开拓校外课感受生活之美,对劳动技术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进行实践探究,实现了学校、家
庭、社会、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劳动过程和成果,促进教育资源整合,激发学生的审美
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美育。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育美;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1)10-0073-02
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积 “教、学、做”的统一。生态园浸润了学生的美好品
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技术素养。劳动 德,田园的美丽风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寓思想教
技术教育与美育密不可分,两者互为基础、互相渗 育于田间劳动之中。学生通过亲手劳动,看到自
透、相互结合,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让学生得到更 然之美、合作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感悟到
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既可以培养学 人可以改造环境,创造生活之美。
生的劳动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 二、开足劳技课培养学生创造之美
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可以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
一、开辟生态园让学生体会劳动之美 中蕴含着很多美的元素,学生劳技作品的创作过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美育的途径之一。“优美 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完善美的过程,
的生态园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校园环境建设 开设劳技课就是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来培养学生
的基础。”“自然是美育的源头活水,培养孩子审美 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劳技课中培养学
能力的地方也是大自然。”生态园是通过学校环境 生创造美的能力呢?首先,劳技课的设计要贴近
实施美育的有效载体,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亲近自 学生,挖掘劳技课中美的潜质,紧紧抓住学生的好
然、了解农业、体验种植,增长见识,知行合一。不 奇心,激发不同爱好的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其
同植物的种植、多种学科的渗透、区域的分配、主 次,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和
题探究等,立体而多元地开发了生态园劳动育人 激发创作欲望,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挥想象,大
的功能,学生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直接获得劳动 胆创新。最后,留足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创造潜
知识和技能,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劳动之美,提 能的释放,教师要放开手,给学生创意生成的空
升了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 间。学校在调查研究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结
值观、培养了劳动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 合学校劳技课的办学能力,重新调整了劳动技术
力,“农情乡韵”的生态园做到以农促劳、以农怡 课的特色单元课程。
情、以农育德。 劳技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开足课程、
学校依托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因地制宜 拓宽课程、创新课程,以此构建课程体系。教学中
开辟了将近三亩的生态园劳动基地,划分为果园基 要努力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地、蔬菜基地、花草基地。然后根据年级班级分配 帮助学生从劳技课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以
劳动区域,自主进行种植管理。播种时全校师生集 劳育美,以劳促美。通过劳动技术课来全面提高
体劳动,翻地、施肥、覆膜、点籽,等出苗之后就交由 学生的基本劳动技术素养,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创
各班管理,封坑、浇水、除草、搭架……真正做到了 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代新人。
73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