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7-8期
P. 91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2 NO.07-08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张    璐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探究、推理、思考和分析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与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宏观辨识
                   与微观探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十分有利。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观探析;平衡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7-0089-02

                   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                          了解物质运动理论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化学知
               在讲解化学课程内容时注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                            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生开展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想,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想,并要求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知识,重                           的素养。如在讲解“物质分类”一节内容时,教师
               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有助于培                            要指导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物质特
               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征、物质运动规律,从而促使学生边学习知识边从
                   一、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不同的视角分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有效培养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教                          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提高学生的学科
               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化学现象,要求学生辨识化学                            核心素养和教学效果。在讲授“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改变形态后的宏观现象,使学生积极按照要                            一节内容时,使学生了解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并归纳化学物质变化的                            规律,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法则,形成动
               知识点、物质的形态、化学符号的含义,明确物质                           态平衡思想,养成配平习惯,化学学科涉及的动态
               微观层面的含义和化学物质的性质,学生在清楚                            平衡因素很多,有能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
               物质各个层面的含义后能够快速理解物质结构的                            质量守恒、吸热和放热守恒等平衡理论。当然,在
               特点和物质微观结构的特征,明确在一定条件下                            学生初学化学时,建立化学概念比较难,因此,教
               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发生结构和性质的改变。此                             师要举一反三,改革教法,变通教学模式,这样,学
               外,学生在观察、思考、微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后,对                          生才能牢固地建立守恒原理、平衡思想。
               化学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的特性能够进一步加                                三、培养学生举证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深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                                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要注
               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在讲授“分子与                           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和收集证据,进行过程推
               原子”一节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分子结构模型组织                           理,并要求学生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提出假设,然后
               教学,把各种分子结构模型展示给学生,在学生的                           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然后
               脑海中很快建立了分子与原子的微观概念,利用                            构建认知模型。学生在明确要求后,主动选择所
               互联网查阅分子与原子的模拟运动图像,可帮助                            收集的证据,用实验证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推理,
               学生理解微观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微观辨识和                            指导学生在论证和推理后构建完整的认知模型。
               微观探析的能力。                                         教师要求学生在推理中运用多种方式记录化学现
                   二、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象,归纳总结其原理,提出化学反应过程中易混淆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要给学生                          的问题,阐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探究物
               讲清楚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                            质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判断推理和逻
               物质变化的前提条件和物质运动的内因、外因,在                           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89
                                                                                        NINGXIA EDUCATION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