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宁夏教育科研》2021年第2期
P. 43
总第146期 宁夏教育科研
育
人
论
General,No.146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育 本 期 特 稿 坛人 论 坛
涉及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识等常规版 4. 绿色心育:萌动希望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
块,也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拓展了心理阅读、心理 心理课之外最常规的心育工作,各学校均应组织开
电影赏析交流、生涯实践课程、户外拓展活动等特色版 展。心理辅导根据人数、问题性质和主题等因素,可分
块。如将生涯教育融入假期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中, 为三类。一是个体心理咨询。原则上个体心理咨询室
通过参观调研、职业体验、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将心 每天应有固定开放时间,一般采取预约制,可根据学生
理课堂搬到医院中、工厂里、田间地头上,让学生在实 需要增加、调整预约和开放时间。心理教师可通过谈
地实景中体验感悟、深度思考,收效甚佳。因此,各学 话、心理测评、沙盘游戏、放松宣泄设备等来辅助个体
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结合学校各项教 咨询开展,为来访学生一对一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并建
育教学活动,灵活巧妙地安排心理课的形式和内容。 立心理档案。需要注意的是,在个案咨询中,人是第一
2. 橙色心育:触动内心的《心灵花园》学生成长文 位的,心理设备的使用只是辅助咨询的开展,咨询师本
集。银川一中每年为全体师生编辑印发两册《心灵花 身的人格魅力、专业技能及对来访者的共情、关注和帮
园》学生心灵成长文集,分别为经典版和高三版。其中 助等,才是咨询效果的关键。二是小组团体辅导。在
经典版分为 8 个篇目,涉及适应、挫折、理想、情感、心 特殊时段(如新生入学、文理分科),或同质群体(如存
灵感悟和学习等篇目,以花语划分篇目,稿件来源为高 在情绪调节、学习方法等共同问题的学生)中可开展
一、高二年级学生,内容囊括他们成长的各个方面。高 8-12人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如银川一中针对高一新
三版主要从每届高考优秀学生处约稿,以学习心态、学 生适应问题的“迈向新起点”团体辅导、针对高三考试
习方法、应试技巧为主。学生们“我笔写我心”,心理教 焦虑的“破除焦虑、轻松应考”团体辅导等,课结合实际
师运用心理专业知识、结合心理辅导技术,为学生作品 情况开展 4-6 次,借助同伴力量达成辅导目标。三是
附上“心灵絮语”,解读青春期心理特点,提出心理分 心理讲座。心理讲座可在班主任、家长、某年级学生、
析,给出问题解决建议,提供科学记忆、时间管理、心态 社团等不同群体中开展,是最为便捷、覆盖面最广的心
调整等具体方法。《心灵花园》文集是银川一中最为特 育途径之一。心理讲座有效的前提,是一定要做好讲
色的心育途径之一,巧妙挖掘学生资源,开展“同伴互 座准备,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目标群体的心
助”。学生们从身边人的故事中获得共鸣,从同辈人经 理特点和实际需求,与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家长沟通,
验中获取资源,达到缓解压力、拓宽思维、习得方法、塑 明确学校相关要求和目的等,再从专业角度设计讲座
造品质多重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老师、家长了解和理 内容,避免个人视角、脱离实际、过于专业化的问题。
解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平台,有效增进了家校共育。 5. 青色心育:有深度的主题心理活动。主题心理
3. 黄色心育:活力满满的心理社团。心理社团是 活动是学校营造积极向上心理健康文化的重要途径。
由对心理学感兴趣、有参与学校心理活动意愿的同学 在心理健康月(周),学校可通过开展国旗下演讲、黑板
组成。银川一中灵动心理社成立10年以来,在心理教 报评比、展板制作、心理游戏、心理观影等多种活动,呼
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除 吁师生重视心理健康。建议每年制定一个不同的主
了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剧排演、心理游戏等常规 题,避免活动内容过于宽泛粗浅,也可结合学校实际开
社团活动以外,还联合学校志愿者社到福利院为孤儿 展特色活动,如银川一中每年心理健康月中的“高考加
们进行心理援助、陪伴照料自闭症儿童、举办了“和星 油站”活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高
星的孩子在一起”“牵着蜗牛去散步”等主题活动,促进 三学长们制作大学录取通知书,既传递了温暖表达了
特殊儿童社会化的同时,学生们也学习了更多心理健 祝福,也是生涯教育的有效手段。高三年级则开展“同
康知识,促进了自身成长。同时,经过培训的社员作为 心筑梦,激情励志”户外心理拓展活动,缓解学业压力,
“心理联络员”和“心理工作员”,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 增强应考信心。这两项活动已经作为学校的传统活
问题的同时,也承担学校各项心理主题活动的策划、组 动,届届延续。除了学校活动外,各班也可以借助主题
织和实施工作,是校园心理工作开展的有力助手。 班会、主题班团日等契机,开展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 /2《宁夏教育科研》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