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宁夏教育科研》2021年第2期
P. 53

总第146期                                 宁夏教育科研
                                                                                               教
                                                                                                    海
                                                                                                         探
               General,No.146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教  本 期 特 稿 航海  探  航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李小兵

                                          (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750010)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听说
               写的培养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语文阅读教学要从阅读内容的选择、作品的赏析
               理解、对阅读的自我评价等方面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
               实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体性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                           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对戏剧作品的阅读兴趣就完全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                             有可能扩展到整个语文学习之中。认识到学生的阅读
            体差异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                             选择有个体差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就应当引导
            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只有学生阅读的自主                             那些对某些题材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分享他们对此类
            性得到充分发挥,阅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                             作品的阅读体会。
            学,否则,学生的阅读收效甚微,甚至会流于形式。语                                给予学生阅读对象选择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绝
            文教学就必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语文学习                             对的“自由”或“放任不管”。相反,教师应在尊重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深究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提高                            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学会选择。首先,要帮
            语文能力的学习过程。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                             助学生获得一定的阅读积累,甚至应拥有一定量的优

            学中该怎样体现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呢?                              秀文学作品记诵。一些语文教师所尝试的“一人一本
                一、要给予学生选择阅读对象的自主性                               好期刊,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做法,其目的正在此。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般而言,学生会从自身爱好                          其次,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能。摘选一些解读文
            出发,常常会选择与自己生活经验接近的材料来阅                              本(课文),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帮助。在实际解读中要
            读。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知识的理解、加工往往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精妙和细微之处,深挖
            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有很强的主观性。比如,有些学                            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力。阅读
            生喜欢阅读散文,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小说,而有些学生                            教学中,要保持学生阅读的新奇感,让学生通过文学
            则喜欢朗读诗等。语文教师在指导时,应给根据不同                             作品体悟生活,体悟人生,想方设法让阅读融入学生
            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                            的日常生活,让阅读变得有生活的意义。当然,对于在

            空间、时间,让学生有阅读的“自主权”。实际上,并不                           阅读中出现“偏科”的情况,也要引导学生积极拓宽自
            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篇目,不同的                             己的阅读爱好,提高阅读的全面性,克服阅读过程中的
            学生对不同的题材内容表现出的兴趣有所不同。一些                             短板。
            学生的阅读选择可能和自己日常爱好有关,比如,爱好                                二、要给予学生理解作品的自主性
            文艺表演的同学,他们对戏剧作品的阅读理解有着特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有自己独特的人生
            殊的情感与动力。因为,学校每年都给他们提供了展                             经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包容学生对作品的
            示他们才华的机会,他们不仅在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                            自我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把活动弄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而且这些学生在戏剧                             特”。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能够进行自我支配、调节和控
            作品的阅读上也有越来越浓厚兴趣。教师若给他们一                             制的个体,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

                                                                                           2021 /2《宁夏教育科研》 5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