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17
宁夏教育科研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作
研
工
工 本 期 特 稿 究作 研 究
.
[5]项阳.教育现代化中的信息化力量[J]中国教 45(3):96-107.
育网络,2020(1):16-17. [20]陈琳,许林.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 2.0 发展策略
.
[6]韩世梅.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 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96-101+127.
演进、问题分析和发展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21 [21]袁利平. 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向度及其超越
.
.
(12):10-20+76.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
[7]张纲,王珠珠.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 159-168.
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 [22]祝智庭,许秋璇,吴永和. 教育信息化新基建
.
.
三五”规划》[J]中国电化教育,2017(2):140-144. 标准需求与行动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21(10):1-
[8]何克抗. 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 . 11+76.
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23]周光礼. 改革体制机制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
.
[9]李健宁,潘苏东. 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设 服务体系现代化[J]人民教育,2017(19):48-50.
置的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1):11-16. [24]聂爱华. 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府治理与服务创
.
.
[10]黄荣怀,陈丽,田阳,陆晓静,郑勤华,曾海军. 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6-
.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J]电化 103.
教育研究,2020,41(1):10-18. [25]祝智庭,贺斌.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
.
[11]南国农. 解读信息化教育及其五大支柱[J] . 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20-22. [26]朱国仁. 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学习
.
[12]顾明远.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J]人民
.
[J]教育学报,2013(12):3-9. 论坛,2019(6):13-15.
.
[13]雷朝滋.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深层次 [27]杨开城. 教育何以是大数据的[J]电化教育
系统性变革刻不容缓[J]中国教育网络,2020(1):7-9. 研究,2019,40(2):5-11.
.
[14]孙刚成,左晶晶.中国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28]杨现民,郭利明,王东丽,邢蓓蓓.数据驱动教
.
研究的偏离与校正——以1998-2019年的CSSCI文献 育治理现代化:实践框架、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J]现
.
数据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5):26-40. 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2):73-84.
[15]褚宏启 .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 [29]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
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 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
.
4-10.
[16]史静寰,叶之红,胡建华,徐小洲,杨颉,李立 (责任编辑:吴皓)
国,刘永贵,康凯,王小梅,高晓杰,许焘,瞿振元.走向
.
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
究,2017(5):1-14.
[17]袁利平,李君筱. 面向 2035 的中国高等教育
.
现代化发展图景及其实现[J]大学教育科学,2021(3):
13-22.
[18]李冀红,万青青,陆晓静,杨澜,曾海军. 面向
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与建议——《中国教育
.
现代化 2035》引发的政策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21
(4):21-30.
[19]杨小微. 大国教育发展运作战略的比较及对
.
我国的启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