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38

宁夏教育科研
           研 研  究 究  天 天  地 地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府、教育机构、学校等的多方供给。                                    时反而不占优势,得到的资源较“优势学校”少。三是
                 二、教育资源供求现状与问题分析                                资源共享的渠道不畅,资源重复开发。资源建设过程
                 关于教育资源供求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多位                          中交流共享渠道不通畅,同时参照的资源开发标准不
            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                            一,对资源的属性描述不一,导致资源重复开发,甚至
            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寻相应的解决策略与方法。如                             与课程教学或学习需求的契合度不高,造成资源浪
            颜荆京、汪基德、安冉(2014 年)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                         费。四是资源服务职责有待明确。相关部门或机构的
            和访谈法对河南省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现状                             职责分工不明,导致资源服务质量跟不上。五是资源

            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校、教师对于资源的共享持                            的建设与共享缺乏充足的经费保障。资源的建设与共
            消极态度,资源的被动共享也未能促进教师教学;其主                            享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工作,很多资源的建设因国家
            要原因为缺少系统规划、缺乏共享意识、资源分配失                             或省、市(县、区)政策文件而积极推广,一旦无人关注
            衡、缺少经费保障、管理服务不到位、资源的建设标准                            就缺少经费投入,造成资源建设工作停滞。
            不统一、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为此提出构建基于资源                                三、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变革及发展趋势
            分类的数字资源共享机制,内外部联动配合,持续促进                                针对上述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现迫切
                            [5]
            资源的共建共享。 曹海琴(2017 年)指出目前我国义                         需要进行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变革。基于互联网+开展
            务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多元选择的短缺问题,要解                             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最佳路径选
            决这一问题,需进行多元主体的协调治理,突出政府责                            择。朱国华、吴兆雪(2018 年)认为教育供给侧主体

            任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社会的积极作用,确保公民的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要从强化互联网思维的
            主动地位,以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 薄建国、李路路                            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的生态构建及技术革新等
                                             [6]
            (2017年)通过对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行调查分析发                          方面应对教育变革。 教育资源供给有政府供给、市场
                                                                                  [10]
            现,受资源配置方式、经费来源、资源交流渠道不畅等的                           供给、公益供给和自我供给模式等四种基本模式 ,赵
                                                                                                           [11]
            影响,城乡教育资源存在短缺、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性                            宏、蒋菲(2020 年)结合《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及
            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入                            “互联网+”时代所具备的新的特点,分析资源在类型、
            手,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同时优化教育                            形式、内容、服务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教育资源建设理念
            资源,减少无效供给。 周自波、蒋立兵、廖水明(2019                         由需求侧拉动转变为“供给侧推动”,进一步提出了“互
                                [7]
            年)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实际情况,指                            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专递课堂
                                                                                                      [12]
            出网络教育存在优质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                             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一种途径                  [13] 。要发挥“互
            供给制度涉及落后等问题,进而提出提升网络教育质                             联网+教育”的技术优势,可采用服务购买、服务外包等
            量的实施路径,要进行供给制度改革、提质增效,同时开                           形式获得信息化资源,服务方式包括多人协同、人机协
                                                           [8]
            发并开放优质课程资源以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同等多种类型,建立与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陈明选、冯雪晴(2020年)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                          机制,缩短区域间、学校间的资源质量差距,促进教育公
            法对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供给                             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精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侧结构性失衡导致供求错位,供求双方缺少沟通导致                                 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策略
            资源的有效性不足,忽视资源使用的过程服务,从而提                               “互联网+教育”为塑造新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提供

            出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供给机制,优化供                             了契机。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9]
            求关系,供给侧重点要转向优化教育资源质量服务。                             有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使资源的价值发
                 综上,教育资源在供求方面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是                         挥最大化。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出如下建议:
            师生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缺少针对性。如针对                                 1. 构建优质资源库平台,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
            个人学习或者不同学科教学需要,可提供个性化的、多                            资源库平台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宁
            元化的高质量资源的选择少。二是资源分配不均。受                             夏自治区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利用现代互联
            分配机制的影响,需要大量资源补充的学校,分配资源                            网技术已经建成了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以


             3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