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43
宁夏教育科研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天
研
究
研 本 期 特 稿 地究 天 地
2.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的实践特征与发展经验。银 推动学生创新素养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
川市二十一小学在“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的实践探 得了一些成就。虽仍有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如在评价
索上最大的特征是:“互联网与创新素养教育”实践贯 学生的创新素养方面,仅将“实践创新”作为指代创新
通管理、应用、课堂教学、评价等全方面,为系统性实践 素养的评价要点纳入到常规评价中,没有凸显创新素
模式。从管理层面,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 养要素的具体评价维度,且未能将互联网的运用效果
组,进行顶层设计;从应用层面创建互动教室,提供物 作为创新素养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二十一
理环境;从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资金保障上,通过设 小学学生创新素养在实施“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过
立专项资金保障创新素养教育经费投入;在评价上,将 程中得到不断提高的实践效果,以及该校以共享、辐射
“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作为考核项目,分别规定了 带动方式,促进了结对帮扶校“互联网+创新素养教
对师生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式,构建了评价体系。 育”的深入开展,同时在为推动全区创新素养教育纵深
银川市二十一小学“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的实 发展提供思路和模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等,能够证
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上至下、从内至外 明二十一小学系统实践模式是“互联网+创新素养教
的制度保障和实践操作系统构建是实践的重要保证。 育”发展较为有效的实践模式。
全要素、全时域和全过程纳入的“互联网+创新素养教 四、关于优化宁夏“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统
育”实践模式秉承了系统论观点,将与“互联网+创新素 性实践模式的对策建议
养教育”有关的要素进行系统考量,保障了实践过程的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以及对宁夏“互联
上下衔接、横向沟通。二是课程体系的建构、课堂教学 网+创新素养教育”系统性实践模式经验的研讨,针对
方式的转变是实践的重要核心。学校构建了以基础课 已有研究和现有实践模式的优劣势的比较分析,可以
程与拓展课程为主的“生长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以开 从中借鉴经验、发挥优势、突破瓶颈,优化“互联网+创
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主;拓展课程意在让学生体验创 新素养教育”系统性实践模式,推进宁夏“互联网+创
新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探究课程重在培养学 新素养教育”的纵深发展。
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上探索“四问教学” 1.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内外结合的“互联网+
模式,优化了“小组合作”,创新构建了“班组群”学习群 创新素养教育”实践体系。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统
“
体。三是互联网环境的构建是实践的重要前提。学校 性实践模式是充分运用系统观念,在互联网思维、方法
创建了“云校互动智慧课堂”系统、建设了智笔互动智慧 的作用下,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变革模
课堂、人工智能VR教室、电子书法教室等“互联网+创 式,是在全时域和全过程内,全要素的颠覆性变革。因
新素养教育”智能环境,使创新素养教育的开展有物质 而在进行“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实践时,要充分整合、
上和环境上的保障。四是网络联合教研是共享、辐射 利用各种创新素养教育资源,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学校利用互动录课评课系统, 内外结合的系统性“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实践体系。
通过远程在线形式,与湖畔小学、金凤十六小、长庆小 2. 开发优质的“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课程体
学、吴忠盛元小学和大武口一小等多所学校定期开展 系。“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统性实践模式要求创
在线教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共享“互联网+创新素养 新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根据创新素养三要素,设置多
教育”实践经验。五是评价是“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 层次、立体式的课程体系。首先,充分发挥基础课程、
实践的“牛鼻子”。学校将创新素养教育的理念融入各 拓展课程、探究性课程在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上的重要
项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引导作用,提升教师 作用。其次,注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性课程上
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培养 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要点的“一脉相承”。如在学科
学生创新素养的质量。六是家校共育是“互联网+创新 课程中以某一知识点为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在拓
素养教育”实践的有益助手。学校通过家校互动,转变 展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等课程上也应注意贯通知识点在
家长的成才观,形成创新素养教育的育人合力。 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最后,开设《互联
3.银川市二十一小学“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 网+创新素养基础》课程,形成课程教材化,教材教学
统性实践模式的理性分析。银川市二十一小学运用系 化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方
统理念构建的“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在 法,培养学生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思维。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