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56
宁夏教育科研
教 教 师 师 发 发 展 展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成长规划,完善成长档案袋。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出 学质量。这些举措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和方法,
措施、做评价”,提升教师的行动力。各教研组学年初 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重构了学校的课程生态体系。
制订计划,研学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教 3.研学善变。有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助推教师
法,常态化开展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反思教学,提炼 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针对教师年龄两级分化、缺乏
经验。学校还指导教师自主阅读,撰写心得;鼓励教师 “研究型”教师的状况,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
申报课题,组队研究。通过专题讲座、“沙龙”、“网络研 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是开展自主性研究。学校要求
修”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和目标任务的推进, 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规划,设立个人专业发展三年目标,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自主开展课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小课题研究,提
二、搭建平台,创新求变,增强乡村教师发展的 升个人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是开展集体性研究。学校
动力 常态化开展备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问题式、专题式
通过研判,教师缺少培训学习和交流展示等专业 教研,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最后是开展同伴互
发展机会也是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为此,学校 助研究。教师结成互助组,互帮互助,彼此学习,互相
在创新求变上出招,努力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 研磨课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教师在学习与反思
台,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能力,有效地助推了教师 中不断成长。
的专业成长。 三、深挖资源,融合应用,注入乡村教师发展的
1. 跨校求变。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交流平台是乡 活力
村学校教师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学校借“闽宁”“闽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为
银”名校帮扶合作之机,认真部署,给教师创造专业成 了使资源与管理、学科、课堂深度融合,得到精准高效
长的机会。首先,借助“互联网+”,常态化组织开展线 的应用,学校深挖资源,融合应用,使教师由“会用”变
上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其次,委派教师 为“擅用”,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赴名校深度学习,交流借鉴,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1.构建“互联网+”管理模式。学校建立智慧校园
使教师“走出去、助参与”,回校后分享收获,交流成 管理体系,发挥网络管理平台的作用,助力学校精细化
果。最后,加强学校管理层的交流,学习名校的先进管 管理。如学校活动安排、请假手续的办理、实验仪器的
理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我所用,促进学校管理质 报修与借还等均在智慧平台完成,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量提升。学校在帮扶中拿出“真招”“实招”,主动伸出 简化了办事流程,使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学校通过网
帮扶之手,拓展帮扶内容,探索帮扶方式,深化帮扶关 络教研、网上备课、数字教材资源应用等,有效推进教
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拓展帮扶平台,提升学校教师 师工作效率的提升,调动教师使用教育资源的积极
的专业技能。 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日常的阅卷、成绩分析、错
2. 课堂思变。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推进课 题分析等考务工作,助力教师分层施教,帮助学生查漏
堂变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首先,学校 补缺,实现精准化教学。学校还借助宁夏教育资源服
利用“互联网+教育”构建远程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在 务平台,充分利用教学助手、希沃、平板电脑等信息化
线教学研讨活动,与共建校实现同步备课、授课等交流 工具,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力度,常态化进行在线
互动,拓展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授课模式的改变。其 网络教研等活动,助推教师发展。
次,学校精心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数字教材、信息化 2.0 2.建构“互联网+”学科体系。学校积极构建以学
微能力点等培训,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支撑了教师课堂, 科为中心的信息化资源探究利用平台。如语文学科探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最后,学校帮助教师打造 究以平板为助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基
智慧课堂,开通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帮助教师丰富 于“数字化探究室”由“学数学”变“做数学”,培养学生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从而优化传统课堂,提升教 辩证、抽象思维;英语学科依托“敏特英语教室”培养学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