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宁夏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P. 66

宁夏教育科研
                         航
                    探
          教 教  海    探    航                    NINGXIA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 第2期(总第150期)
               海
            否。课前指导不仅是远程班级学生熟悉教学内容的过                             提供拓展性课程。
            程,更是他们熟悉教师教学方式的途径,不能流于形                                 6.互动课堂不是教学的静止状态。在线互动课堂
            式。主讲教师要重视对远程班级的指导,加强与辅讲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集理念上的先进性和技术上
            教师的沟通,进行联合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分层次,针                            的融合性为一体,在帮扶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教育力量
            对大部分学生学习障碍要详细、深入指导;对于个别学                            薄弱学校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在线互动课堂也处
            生学习困难要给予不同程度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同                             于动态发展中,教育教学方式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教师
            时,对线上线下两个班级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指                             要时刻关注其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掌握新技术,探索
            导,形式应灵活,方法要多样。                                      新方法,拓展新形式,把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科学的方
                 4. 评价激励方式不可单一化。评价具有反馈、调                        法有机融合,不断提高跨地区、跨学校的教学能力。
            节、激励的功能。在线互动教学中,主讲教师要时刻关                                总之,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以在线互动课堂支
            注远程班级,注重评价激励效能,提高学生专注度。评                            撑教学。教师需要转变思维,突破传统,认真钻研六个
            价的形式不能单一,既要有教师点评、生生互评,还应                            核心要素,根据学科特点巧妙整合六个环节,将之灵活

            有班班比评。评价的标准要多样化,既要注重学习过                             运用于教学实践,寻找多样的互动方法,探索广泛的实
            程和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参                            践形式,真正实现在线互动、高效落实、增智提能、促进
            与态度的激励性评价。评价要贯穿各个环节,评价的                             发展的作用,践行美好的智慧教育。
            形式、标准、范围,要多维度、多元化,不断促使课堂互
            动深层化、均匀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5.课后拓展内容不能统一化。持续拓展是学生个                             [1]张超杰,张佳慧,陈燕琴.在线课堂互动环节设
                                                                                               .
            性化发展的需求。在线互动教学中线上线下班级学情                             计与学生积极性的相关性研究[J]英语广场,2021(13):
            是不同的,学习效果是有差别的,课后拓展活动不能统                            104-105.
            一化。一刀切式的拓展作业难以更好地关注远程班                                  [2]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
                                                                   .
            级,难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                             [J]比较教育研究,2001(4):42-46.
            置个性化、弹性化、选择性、实践性作业,尤其要加强与
            辅讲教师的联系,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送拓展性资源,                                                          (责任编辑:卢光辉)



            (上接78页)

                 3. 跨学科的校本课程拓展实践。“双减”政策的贯                       文化自信的意识,所涉及的跨学科相关领域为语文、音
            彻落实,课后服务的全面推开,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负                            乐、舞蹈等。
            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学校通过合作、实践、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跨学科融合作为“互联网+教
            创新等都研发和实施了课后服务校本拓展课程。原州                             育”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实践进阶,是学科间内容整合的
            十八小鼓励教师跨学科协作,开发出一系列的跨学科                             重要方式,对促进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生

            校本拓展课程。如 3D 绘画拓展课,使用 3D 打印笔作                        态,依托人工智能教育环境的赋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拓展活动工具开展活动。如此一来,学生需要非常                             有重要意义,不仅助力一线教师摆脱只注重单一学科
            清晰的逻辑和规划能力,绘画前先规划好设计草图,培                            教学的不足之处,而且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很
            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构建能力。活动中,教                            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整合综合信息、
            师采用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拓展课设计,如中                             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国传统文化 3D 绘画课,学生打印篆体百家姓汉字,编                          能力。
            织中国结挂饰,所涉及的跨学科相关领域为信息技术、

            语文、美术等。再如“吟舞国学”校本拓展课中,融合古                                                         (责任编辑:卢光辉)
            诗词、舞蹈、吟唱等开展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

             64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